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利用风洞试验进行帆板的空气动力参数是研究风帆性能的重要手段,本文概述了帆翼的空气动力性能的几个特征指标、帆翼模型、试验的方法、风洞试验的控制条件等;并对拱度试验、风向角0°~360°帆翼空气动力性能的试验、帆的前倾、后倾、正扣、反扣七种组合的对比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帆设计、操作以及航速预测均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2.
应用流体软件Fluent,在二维层流模型下,模拟间距比为2.5的双圆柱串列绕流。两圆柱外围分别采用圆、正方形、六边形和半圆分块,构成结构网格和非结构网格共五种形式,对比流场形态和以往升阻力系数结果。结果表明:五种分块形式所得流场流态几乎一样,但三角形网格和混合网格等非结构网格有较强的边界适应性,而四边形结构网格可节省计算时间。可见,除半圆形分区非结构网格的升阻力系数出现非负外,其他几种网格均与前人研究较接近。  相似文献   
23.
本文探索了共轴直升机气动力参数估算技术,用以确定其疲劳载荷谱。首先给出了气动力计算的主控方程和数值方法,然后,分别建立了共轴直升机机身与旋翼的三维层流和湍流流场模拟的物理模型和计算网格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进行了共轴直升机机身与旋翼的层流和湍流流场数值模拟,估算了其气动力参数曲线,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以检验建模技术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实用可行,能得到一些与工程实际吻合的现象和结论。  相似文献   
24.
1、前言。当前世界轮胎发展的总趋势就是“三化”即轮胎的子午化、扁平化和无内胎化。1980年西欧的轿车、货车轮胎已全部实现子午化,1995年,美、日等工业国也已全部实现子午化,即使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例如南斯拉夫、南朝鲜、巴西和印度等国,子午化程度也已达到70%以上。廿一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子午化程度将会有大幅度的增长。廿一世纪将是子午化的年代。 2、子午胎的结构特征。作为汽车与路面中间体的轮胎,其基本作用有以下四项:A、承载作用;B、杠杆作用;C、缓冲减振作用;D、转向和回正作用。斜交胎的力学特征主要是依靠胎体(帘  相似文献   
25.
本文通过对滑动、滚动、连滚带滑的状态的比较.说明了滑动摩擦系μ滚动阻力系数f、附着系数φ,并就汽车制动时附着系数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6.
文章探讨了唐代辊弹构造上的细节问题,理清了唐代辊弹与五代《纪年》鼓、南宋屏漏之间的关系。南宋薛季宣对辊弹的考证存在多处逻辑错误,并以之为例说明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思维特点。  相似文献   
27.
本文采用水力试验的方法,推导孔网钢带塑料复合管(EPSI)输送介质水时沿程阻力系数"入"的计算公式,并将求得的计算公式与国内外参考计算公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8.
说说风洞     
我们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贴近地球表面的大气层里,有许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值得研究的现象。其中最为普遍的现象就是风对物体的作用力,以及物体运动时所受的力。大风呼哨而过时,可以折树倒屋,掀翻航船,造成严重的灾难,而利用风能的风  相似文献   
29.
沿程阻力系数的自定义函数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VBA编写了沿程摩擦阻力系数λ的自定义函数。该函数不仅计算结果准确,而且应用非常方便,应用该函数大大地方便了在Excel中进行管道水力计算。  相似文献   
30.
就孔内传质参数对模拟移动床(SMB)可分离区间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研究.文中应用了与General Rate模型等效的修正平衡扩散模型,从而使数值计算过程得到简化.计算结果表明孔内有效扩散对SMB分离过程有显著影响,因此在设计SMB操作条件时应充分考虑孔内传质过程影响.研究结果还表明孔内有效扩散对SMB可分离区间的两条边产生不同影响,而这一影响机理也借助单个色谱柱双组分分离在C1—C2空间图中的浓度分布给予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