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8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4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朱念 《初中生之友》2010,(12):38-39
对联被陈寅恪称为“最具中国文学特色”的一种体裁。茶联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些联语的作者一般难以稽考,联语常用口语,基本不用典故,但很有趣味。  相似文献   
82.
上世纪20年代,作为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并称为“清华四大国学大师”的陈寅恪,曾在课堂上夸下海口,说他讲课有“四不讲”。即:“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相似文献   
83.
阅读和写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偶然。一个人亲近一本书,需要一种机缘。但是这种机缘是等不来的,需要在博览群书中增大这种可能性。陈寅恪家富藏书,年少时代就立志“欲纵观所未见之书”,他知道,只有遍批群籍,才能寻找到那种会心的智慧。阅读是一种积淀,  相似文献   
84.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陈寅恪先生对上个世纪上半叶敦煌宝藏惨遭盗掠和破坏作出的痛心疾首的评价,现在就镌刻在莫高窟边上的敦煌藏经洞陈列馆前的大石头上,十分醒目,令每一个到此参观者警醒。  相似文献   
85.
现代语文教育史上有一段佳话。1933年7月,陈寅恪应邀为清华大学代拟入学考试国文科的题目。作文题为“梦游清华园记”.此外陈寅恪还拟了一道对子题,上联为“孙行者”.要求学生对出下联.这道对子题后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6.
一代文化宗师陈寅恪,晚年致力于为正统学人所不屑的女性题材研究。研究旨趣发生如此重大的变化,似有令人费解之处。然而,当我们拨开扑朔迷离的云雾,走近大师的内心世界,并了解了他的为人时,就不难发现,这既是他张扬独立自由精神的一种主观努力,也是他抒发胸臆的一种迂回曲折手段,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他高贵可钦的学人品格。后世学人,当以大师为典范。  相似文献   
87.
在当下要做好历史文化类图书,就得找出最佳读本,找出最合适的展现方式,如此,方可举重若轻。当前,读者的阅读兴趣,正从前几年的喧闹渐渐变得沉静,品位也越来越高。这个突破口是从历史类图书开始的。以下是笔者对过往一些比较成功的历史类图书模式的归纳。1.《帝国政界往事》模式:小说体李亚平的这本书,号称比小说还要好读的历史,开创了近年来以小说形式写历史之先河。这本书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88.
中国近现代文坛,能当“纯儒”两字的只有陈寅恪。陈先生一生只知治学,不愿为官,不关心政治.不参与党派之争;陈先生提携后进,但结党而不营私,从不搞门第之争;陈先生学贯中西,但始终以国学为自己的研究重心,他学西学只为更好地研究国学;陈先生一生以传道授业为己任,眼盲、膑足,仍坚持上课,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9.
有多长时间没见岳南了?大概是100年吧,反正我感觉就这么长的时间。以前见不到他是因为他老人家总在古墓之间穿行,风尘仆仆不说而且一喊就是古代千军万马,我基本不敢正视其雄壮的身影,仰视久了又脖子疼,遂决定在他还没有从地下转移到地上之前,绝不见!  相似文献   
90.
私下里还是喜欢《嗲馀集》这样的编排。集子里几乎都是黄裳先生的名篇,但是以往都是散见于《珠还记幸》、《榆下说书》、《银鱼集》、《锦帆集》等集子里,现在集中在一起的大都是很见性情、颇具刺激性和踔厉风发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