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1145篇
科学研究   449篇
各国文化   51篇
体育   490篇
综合类   47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1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发明与创新》2007,(7):47-47
隔着陶瓷看报纸,效果会怎样?你一定想不到,映入眼帘的居然也是一清二楚的白纸黑字。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经过6年数百次实验,终于研制出国内第一块“透明陶瓷之王”——激光陶瓷,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日本之后第二个掌握激光陶瓷材料制备专利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42.
从金属工艺学的特点出发,提出了实践的重要性,其实践性主要表现在科学实验以及实训教学.努力搞好金工实习、实训、实验教学,应该成为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始终贯穿的主题.  相似文献   
43.
"摩羯"源于古印度,佛经翻译引入"摩羯鱼王"的概念不晚于三国时期。国内发现最早的摩羯纹来自北魏舶来之大夏银杯,最早的本土摩羯图像应是正定隆兴寺藏东魏至北齐佛造像背光线刻摩羯戏水。唐代佛教流行的"六拏具"与"天龙八部"图式中含摩羯,同期属于世俗装饰系统的陶瓷、金银器摩羯图案则经本土化发展为鲤鱼身形,其飞翅龙角的特征对辽人影响深切。北宋以后,占星算命成为显学,"摩羯命"导致人生困顿的说法流行,摩羯纹就此衰落。与此同时,受科举考试影响,民间孕育出了新的"鱼化龙纹",在磁州窑、耀州窑、景德镇窑的民用陶瓷产品中均有体现。  相似文献   
44.
陶瓷艺术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关注,她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力,受到大家的喜爱。陶瓷从它产生的那天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兼具审美与实用两大功能。  相似文献   
45.
今年一月,在斯沃琪集团服役15年,之前曾出任汉米尔顿总裁的奥地利人MatthiasBreschan接任了雷达总裁的职位,2个月之后,雷达表就在巴塞尔表展上爆发了。经过两年的蛰伏之后,雷达在此凭借着一款世界上最薄的陶瓷手表-Rado True Thinline,以及一种世界上最奇妙的材质-Ceramos(它像陶瓷一样质地坚硬,但却像金属一样能够导热)吸引了人们的目光。MatthiasBreschan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雷达表仍旧是强大而独特的,仍旧有着突出的增长潜力。从雷达表今年的表现来看,总裁并没有夸大其  相似文献   
46.
它来无影,去无踪,转瞬即逝,令人难以捉摸。它又与你息息相关,掌控着你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凸显其弥足珍贵。……这就是时间随着手表指针的运行,时光继而缓缓地流逝——在手表诞生后,人们终于可以尝试将对时间的理解,具象在一项实物的身上。  相似文献   
47.
吴艳  陈宁 《图书馆论坛》2023,(10):30-39
19世纪初以来,《陶说》《陶冶图说》《景德镇陶录》《饮流斋说瓷》《匋雅》《陶记》等中国陶瓷古籍被陆续翻译成日文,在日本掀起了学习中国陶瓷、研究中国陶瓷的风潮。上述日译本可以根据时代发展分为4个阶段类型,且每个阶段的日译本都有着独特背景,具备不同的版本特点。文章通过对背景以及版本特点的梳理,厘清19世纪以来中国陶瓷古籍日译本的发展历程,明确陶瓷古籍在日本传播的驱动因素,为中国陶瓷典籍乃至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具体落实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8.
中国陶瓷古籍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播载体。在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陶瓷典籍外译成为中外陶瓷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文章基于全球图书馆联合目录WorldCat,通过调研中国陶瓷古籍及其外译本在全球图书馆的馆藏数据,梳理中国陶瓷古籍在海外传播的现实状况,结合不同典籍、不同译者的译文进行系统评析,总结中国陶瓷古籍在海外传播的主要特征及其对中国陶瓷跨文化传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发现中国陶瓷古籍的海外传播存在传而不透、传而不正、传而不通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之策,包括加强中外学者以及中外出版机构的密切合作、优化中国陶瓷古籍的外译策略、开展中国陶瓷古籍文本的系统深入研究等。通过系统梳理中国陶瓷古籍的海外传播状况,以一种全球化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陶瓷文化跨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与影响,对于提升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9.
为了研究不同频率的激振力叠加作用下平板叶片的位移响应变化,在平板叶片上选取激励点和多个响应点进行相关性激励试验。试验中,首先运用设计的加法器对频率为112、280和583 Hz的简谐力分别进行叠加,然后以压电陶瓷片作为激振器对平板叶片进行激励,同时以压电陶瓷片作为感应器采集位移响应,最后应用谱分析方法对位移响应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不同频率的激振力叠加作用下的位移响应自功率谱幅值,发现自功率谱幅值比单一频率激振力作用时有所降低,并且降低的程度和与其叠加的激振力频率的大小和个数有关,叠加的个数越多,降低的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50.
陶瓷业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行业,但到了近代,由于西方陶瓷工艺的发展,中国陶瓷业陷入了困境。面对这种局面,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探求中国陶瓷工业发展的新道路。本文以景德镇陶瓷教育为个案,来探究近代中国陶瓷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困惑和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