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9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书圣     
李老师嗜书如命。孩提时李老帅就经常把父母给的零花钱省下买书,他的书柜里至今都保存着30年前买的小人书。大学毕业回中学教书,李老师更是疯狂地购书。县城很小,仅一家书店,他经常隔三差五地往书店里钻,哪怕是踏一下书店的门坎心里都觉得充实很多。口子一长,他跟书店所有营业员都搞熟了。那些年不时兴开放书架,但书店的书却永远向李老师一人敞开,只要李老师一进书店,  相似文献   
72.
郭喜青 《家庭教育》2014,(11):34-35
洛克菲勒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靠给父亲做雇工挣零花钱,清晨,他要到农田里干活,有时还帮助母亲挤牛奶。为此,他专门有一个用于记账的小本子,将自己的工作按照每小时N美元记入账本,然后再与父亲结算。他非常认真地做这件事情,因为他觉得既神圣又有趣。意味深长的是,洛克菲勒的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都严格按照这个方法教育孩子,而且还定期检查他们的劳动质量和效果,达不到要求就别想拿到一分零花钱。  相似文献   
73.
《小学生》2008,(7)
我家是一个单亲家庭。听隔壁的多莉太太说,我的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而父亲对于我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在生活与学习上对我的要求却很严格。父亲有一家公司,在我们这个小镇上算是一个富有的人,但我的零花钱从来没有我的同学们那样多。  相似文献   
74.
提问零花钱     
草央 《山东教育》2005,(23):127-128
我们该给孩子零花钱。因为零花钱储蓄能带给孩子们真实生活的体验。尽管钱不多,却让他们真实地把握钱。孩子没有零花钱,就失去了真实地接受金融知识的机会。  相似文献   
75.
俺从小就特别喜欢乒乓球。小学的时候,零花钱少得可怜,2角钱的双环球几乎要攒上几个月,8角的红双喜球便是极端奢侈品。买球拍?嘿嘿,更加不用提起。那个时候的武器,是仗着一身横练的手工能力,用废旧的本夹子和补胎胶水订书机等等生生自制的七夹板。当时的最大梦想之一就是能拥有一块真正的乒乓球拍。  相似文献   
76.
从一项对1000多名小学生进行的道德状况调查看到,当今社会少年儿童持币现象相当普遍,有86.7%的孩子平时兜里装着零花钱。虽然相当多的孩子把零花钱用在了帮助他人或孝敬长辈上.但“给同学买礼物”、“与同学聚会”这些人情消费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达34.5%。调查中,有12.7%的孩子明确表示赞同“生活节俭太小气”的说法。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相关分析发现,  相似文献   
77.
让童心飞扬     
十来岁的时候,我想把全世界的童话书都买下来。那时我有多少钱呢?我没有零花钱,没有压岁钱,没有钱。不过,我从来没想到我是没有钱的,我只以为我是有钱的。因为,每次考试成绩下来,我考一个五分,妈妈就会给我五角钱。那时候,考试是五分制,两分是不及格,五分就是优秀。如果我得到两三个五分,  相似文献   
78.
打工记     
我的父母都是建筑工人。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陪我。于是,我有了许多私人空间,也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比如,总是向父母要零花钱,放学后不早早回家等。  相似文献   
79.
聂晶  关超 《科技文萃》2014,(6):52-55
父亲,或者应该更亲切地称为爸爸,这两个字从童年至今,包含了依靠、温暖、偶像、零花钱,甚至是严格与臭脾气。也许这十几年来,他仍然规律而简单地生活、烧的菜还是不变的好味道;也许从来没有说过爱及想念,却清晰地记得我们的生日与癖好。时间没有带走我们之于父亲的一切记忆,可父亲还是老了。  相似文献   
80.
幼年赶集     
刘维芳 《家长》2014,(8):81-81
从祖屋门前的河埠头坐木划子到县城要走几公里的水路。在去县城的木划子上,可以听到船老大很有韵味的吆喝,看他用两片木桨划“双飞燕”那漂亮的架式。到了县城可以吃到流油的烧卖、飘着葱香的油饼,花上一角钱还可以整个上午都泡在小人书摊上。小时候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我放暑假时跟着母亲到县城去赶集。母亲每每要早早地赶去,占一个好摊位,把自家的蔬菜卖掉换些零花钱贴补家用。赶集对母亲来说是为了养家糊口,她当然不会有同我一样的兴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