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55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6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徐文 《现代教学》2008,(4):F0003-F0003
静安教院以“研究、指导、服务”为功能定位,通过创建附校课改实验基地,实施点上探索、面上辐射、伙伴合作、区域联动,成为一部科研育人的工作母机,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助推器,成为区域教育质量的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42.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上个月刚刚举办了院庆50周年的系列活动,这次院庆活动的主题是“关注有效教育”。因为关注有效教有并取得实效。静安区教育学院成为全国首批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并受到了教育部的表彰:其承办的附校在近十年来也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3.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是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与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举办的一所富有艺术特色的高级中学。该校有着八十余年的办学历史,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先后培养出了著名学者余秋雨、作家程乃珊、演员肖雄等一批优秀的文学艺术人才和其他各类人才。该校以"幸福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为办学理念,以"合格+特长"为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44.
"门诊式的家庭教育指导并不是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全部。"要了解家长的所思所想,是召开研讨会还是下发问卷?很多时候,只需到在放学前的校门口稍作逗留,便能一窥究竟。对于很多家长来说,那里是他们评论教学质量、交流育儿经验的"自留地"。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陈小文就曾在人群中静静倾听。他发现,家长已意识到教  相似文献   
45.
本刊讯由新闻出版总署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承办,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协办的2012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于8月15日至21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此次书展以"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为主题,参展面积约2.2万平方米,近500家出版社、15余万种  相似文献   
46.
2012年5月25日至27日,首届"中国教育领导者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由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协办。共有来自华东师范大学、香港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十几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及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者、一线教育  相似文献   
47.
设计者:上海市静安区芷江中路幼儿园谈震玺于子丽袁佳赞适用年龄:3~6岁设计来源镜子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它帮助幼儿开启了对自我形象的认知,也有利于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迷宫是幼儿百玩不厌的游戏,它给予幼儿自我挑战、体验快乐的机会。“镜子迷宫”将镜子和迷宫结合在一起,发挥了镜子和迷宫的双重功能,让幼儿身处一个由镜子包围的立体空间中,可以自由钻爬、游戏、探索,发挥充分的想象,体验无限的快乐。  相似文献   
48.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随着建设静安“双高区”,打造“精品教育区”的功能定位,作为与学生成长和公民素质密切相关的社会活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从未有的发展机遇。开创“理论先导、管理规范、指导创新”的家庭教育指导社会化的工作新局面,历来是我们的孜孜追求。  相似文献   
49.
让学生学会提问是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方法。然而,目前在课堂上仍然存在“教师问得多,学生几乎没有问题可问”的现象。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上海市静安区西康路第三小学于2005年承担了上海市规划课题《“小学生学会提问”成果的推广和创新研究》(项目编号:C05016,课题组组长毕宏玲,主要研究人员有陆少明、施黎莺、任月珍、孟忠勤、陈玉洁、梁曾平等)。试图从学科、年级等方面探索、研究引导学生学会提问的方法。下面的一组文章就是该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50.
《上海教育》:1998年,您承办静教院附校后,首先对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作出了整体规划,并从关注学生的发展着手,提出了"按最佳发展期设课,创最近发展区教学"的理念,您为什么要打破课程设置的传统,按照学生最佳发展期重新设置学校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