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5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大学生恋爱同居现象的新特点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校大学生恋爱同居现象较为普遍,教育行政规章有关条款还未修订出台,各高校对此态度各不相同,处理的结局各有苦衷。面临现实的状况,通过对本校20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座谈以及与十年前的状况相对照,发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所引发的问题,并提出了新时期教育和管理对策的思考。  相似文献   
82.
婚姻自由的原则,为民事主体依据法律规定、自主自愿决定婚姻问题提供了原则性保障,主要体现在结婚自由与离婚自由两个方面。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选择非婚同居这种虽为非婚姻状态但又可视为婚姻前奏的生活方式。但因婚姻法等相关法律对非婚同居问题的空白规定,使得在此种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各种问题无法得到法律的评价与判断,进而无法保障民事主体的相关权利和自由。本文从婚姻自由原则角度出发思考非婚同居立法规制问题。同时,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已有研究成果,探讨可行的立法模式与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83.
本刊从本期开始连载一部校园小说,段立欣创作的《小闺蜜》系列——《娇娇公主靠边站》。全文用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讲述了两个性格格格不入的女生的别样友情。作品梗概:沈茜茜虽然有着甜美的名字,但她喜欢剪短发,擅长跆拳道,个性十足,是个绝对的假小子。这个帅气的女生在开学的军训中,认识了一个比公主还要娇弱的女生郑莱莱。阴差阳错下,郑莱莱住进了沈茜茜家。于是,两个性格迥异的女生开始了热闹的"同居生活"。一个学期的"同居生活"过去后,那个曾经一定要在床上铺粉红色床单,喜欢乱花钱,不知道河蚌还有壳的娇娇公主郑莱莱一点点转变了。在沈茜茜的影响下,她变得比原来自立,也更加坚强了。到了分开的那天,她们已经成了贴心的"闺蜜"。  相似文献   
84.
"同居"是汉语常用词之一,最初作动词,表示"同住一处或共同居住";汉代引申出"未分家之亲属"。此后由前两项意义共同引申出"夫妻共同生活"。在现代"未婚男女共同生活"一义从前几项意义分化出来,在现代汉语中最终取代"同居"的其他用法成为常用义。探讨"同居"的用法变化及其原因,可以为汉语词汇研究以及语文辞书编纂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85.
86.
浦江郑氏能够"孝义同居"达三百三十余年,除了其中的血缘因素,更多地是依靠严密的家族管理制度和与时俱进的孝义含义。正是依靠文件性的家族族规与适应朝代演进的孝义原则,浦江郑氏才能长久地和睦相处,并成为封建王朝扶植的典型。  相似文献   
87.
唐人“同财共居”的同居及守丧时居庐、庐墓等居住方式是古代孝悌之道的充分反映。由于法令的限制、传统道德规范的影响及皇帝的大力提倡,作为孝悌表现形式的同居、居庐及庐墓在唐代不仅盛行,而且极受推崇,并形成一种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88.
89.
基于异性或同性非婚同居而形成民事生活共同体是当今社会的客观现象,是当事人基于自己的内心意愿或特定的性心理因素而进行的选择,是人的自由以及人格尊严的体现。同居权应作为人权由宪法加以保障,由同居而形成的民事生活共同体应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以实现同居当事人的平等权。而生育权在我国已经被单行法律加以保障,作为一项基本人权,生育权应纳入宪法的保障体系以迫使政府推进生育权的实现并在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使之最大化。  相似文献   
9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老年人婚姻市场也呈现出新的特点,而在这些新的变化中,老年人非婚同居现象已成为当今社会逐渐关注的热点问题。老年人非婚同居既是一种准婚姻模式,也是一种养老模式。老年人非婚同居现象的产生有特定的群体因素,这种现象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来说也有利有弊,本文从一定的法律角度出发,对于这一现象涉及的司法问题作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