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7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世界范围内风电装机容量一直在增加.随着装机容量的增加,风力发电对电网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介绍风力发电的并网条件及并网特点,不同风力发电机与电网的并入方式;介绍风电并入电网对电网的影响和我国的电网结构及内蒙古地区电网的大概结构.  相似文献   
42.
青海省风力资源丰富,拥有可供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风电场的建设不但可以有效缓解青海省的电力紧缺问题,同时也可以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本文从风资源、政策环境、环保生态效益、技术和经济等角度,分析了在青海省建设大型风电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3.
青海省建设大型风电场的可行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文婷 《青海科技》2004,11(2):27-28
青海省风力资源丰富,拥有可供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风电场的建设不但可以有效缓解青海省的电力紧缺问题,同时也可以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本文从风资源、政策环境、环保生态效益、技术和经济等角度,分析了在青海省建设大型风电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4.
风电场功率预测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对传统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以某一风电场获取的2月1日-10日的天气预报(NWP)数据和功率数据作为改进后BP神经网络的训练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其次以2月11号3小时的数值天气预报数据作为改进后BP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对未来3小时的输出功率进行预测。预测过程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在满足低预测误差的同时,能够提高BP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和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45.
山区是一个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都非常复杂的地方,山区大多数地方都是高地,因此在风电场建设的时候就会带来非常多的不便,同时也会造成一些其独有的困难,这其实对于风电场土建施工技术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可以将施工技术运用的更加的纯熟。本文就是介绍了山区分散布置风电场土建施工中所存在的一些困难,然后针对这些困难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的措施,同时还提出了一些施工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6.
基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就业需求为核心,依据风电行业岗位标准,对风电专业风电技术实训项目进行以实操为目标的深度整合编排,从而确定风电场电气维修实训内容。采取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平时表现加实践操作的考核方式,辅之以综合运用任务驱动、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以及灵活调整课目设置等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踏实严谨的务实作风和良好职业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47.
风电场功率预测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对传统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以某一风电场获取的2月1日-10日的天气预报(NWP)数据和功率数据作为改进后BP神经网络的训练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其次以2月11号3小时的数值天气预报数据作为改进后BP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对未来3小时的输出功率进行预测。预测过程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在满足低预测误差的同时,能够提高BP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和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48.
近日,位于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龙岗镇境内,安装了45台总装机容量为38.25MW的刘王庄风力发电场,通过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验收。本风电场共分7个独立合同项目:风机基础与场内道路、风机设备吊装、升压站、综合楼、35kv集电线路、I1Okv送出线路、电气设备安装。  相似文献   
49.
大规模海上风电场建设的技术支撑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孔祥威  白珂 《资源科学》2009,31(11):1862-1869
海上风力发电是今后保障能源消费安全、保持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随着风电技术的进步,以及海上资源丰富、风速相对稳定、开发利益相关方较少、不与其他发展项目争地、可以大规模开发等优势,大规模海上风电场建设已成为风电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但是,海上风电场施工困难、对风电机组质量和可靠性要求较高、对抗击海上台风等灾害性天气要求苛刻,因此要健康、快速、有序地发展海上风电,除了要对海上复杂的风资源和环境条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外,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更是不可或缺的.大规模海上风电场建设的特征是现有众多技术的集成,其中既包含海上建设项目的共有技术,如海上平台、海上桩基、海上桥梁等成熟技术;又包含海上风电场建设的专有技术,如海上风电场的施工、安装、运输、维护等配套实施的投入和建设等技术难点.本文首先分析大规模海上风电场建设的技术支撑体系内涵和总体框架,然后重点从海上大功率专用风力机、海上风电场施工安装、海上风电登陆传输、海上风电场抗台风等自然灾害以及海上风电大规模应用等方面,深入阐述大规模海上风电场建设的技术支撑体系,可为大规模建设海上风电场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50.
许峰 《中国科技纵横》2009,(12):141-141
风能作为大自然中一种自然存在的能源,在我国不少地区已经建有大量风力发电厂,但是在沿海区域海上风力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才刚刚起步。可以充分利用目前世界上已有的工程先例,充分发掘我国沿海风力资源的所在,根据具体地形情况规划出合适的风电电场,提出合理的施工要求,按照目前国内的船舶设计与制造水平完全可以达到与满足风电场运输安装需求,希望在今后能通过这一领域的大力发展为国家实现节能减排多一种应对与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