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7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郭茂育 《兰台世界》2012,(10):32-34
简牍帛书,指简牍和帛书,简称"简帛"。简帛是古代的文献资料,主要应用于纸张发明前的殷商至汉魏时期,是我国文字和书写条件成熟时期的产物。从20世纪初期英籍匈牙利探险家斯坦  相似文献   
82.
郭德才 《武当》2013,(3):47-49
辟谷,在我国古代别称很多,诸如绝谷、绝粒、却谷、却粮、休粮、断谷等等。辟谷原为道家修炼养生之术,后来佛、儒、医诸家都修此道。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献即有“却谷食气”之论述,这是我国发现有关辟谷最早的记录。辟谷,意即不食五谷和其他食物,通过服气、导引等修炼手段,使人体与外界沟通来达到“缺食夺气”的状态。《洞元经》日:“修养之道,先除嗜欲,内合五神,次当绝粒,心不动摇,六腑如烛,常修此道,形神自足。”《神仙食气金柜妙录》辟谷篇章云:“先谷口引之,纳气咽之,满三百六十已,不得减,此咽之欲,多多益善。”《庄子·逍遥游》日:“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云笈七签》卷六十载《中山玉柜服内元气诀法》中说:“夫求仙道,绝粒为宗。绝粒之门,服气为本。”以上这些经典论述,指的都是食气辟谷。辟谷不但可养生,而且还能使人健康长寿。因人体摄人过量的食物后会大大增加消化、转化等功能的负荷,使肠胃、心肺、肝胆都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影响了健康和寿命。另外在肠胃中存有大量的渣滓、病菌,如这些有害的东西得不到清除,人体就易生病。清除,在《易经》中叫损。《易·损卦·象》日:“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易·杂卦》也说:“损益,盛衰之始也。”晋代丹功养生家葛洪曾讲:“欲得长生,肠中常清。”《太平经》云:“少食为根,真神好洁,粪秽气昏。”《抱朴子·论仙》中日:“仙法欲止绝臭腥,休粮清肠。”可见排渣意义为之重要。  相似文献   
83.
尸体几百年、几千年不腐烂。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老太婆,深埋地下三千多年,出土时皮肤仍然有弹性,栩栩如生,蝉翼纱相当完整。新疆出土的干尸,几百年不腐败、不腐烂。两者都没有用现代科学技术,古人是采用什么原理、方法和技术处理尸体的?弄清这一点,对我们现代肉类保鲜和皮革品的保存,有直接的使用意义。  相似文献   
84.
陈建明 《中国博物馆》2008,(3):F0002-F0002
湖南省博物馆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初,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开福区,与风景秀丽的烈士公园毗邻,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公用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馆藏文物丰富,尤以蜚声中外的马王堆汉墓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是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湖南省AAAA级旅游景点之一。  相似文献   
85.
张家界的雨天子山披着浅灰色的罩衣,面带冷冷的笑,一直笑到裤脚。这阴冷的笑比放肆大笑好,因而不热,头上颇有凉气抚慰,感觉视觉宽敞。尽管人流如织,增加了热度,却还是感觉舒服。金鞭溪却一味暧昧,利用树林中的凉风推动,把一切的一切雾笼起来。金鞭隐入雾中;小猴子隐入雾中;溪隐入雾中,只听水响;林也隐入雾中,不见风骚。青峰叠嶂,若近若远。这就是善待。情到深处,坠下泪来;雾到深处,落起雨来。  相似文献   
86.
2006年《历史学习》第10期刊登了《〈导引图〉的用处何在?》一文,一些读者来信对此文提出了一些看法,认为此文对《导引图》的解释不妥。由于教材中没有此图的注解,也为让老师在教学中有所参考,我们特邀了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郑署彬老师就《导引图》的内容进行了详解。以期补充教材的不足。  相似文献   
87.
桃源剌绣     
解黎晴 《寻根》2014,(6):74-77
1958年,在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文物中,考古工作者发现有运用辫子股针法绣有龙凤图案的绣品。由此可以看出,远在2400多年前,湖南地方剌绣就已有一定的发展;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文物中,又发现了锦囊、香囊、手套等40多件剌绣衣、物,这些绣品图案有云纹、卷枝花草、如意、茱萸花等W余种,绣线有18种色相,并运用了辫子股、平针等多种针法,针脚整齐,线条洒脱,绣工纯熟。  相似文献   
88.
临夏砖雕     
杨琳 《寻根》2013,(6):114-117
砖字古代写作埤、甑、碑等形,最早见于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相马经》,但这并不意味着砖产生于西汉。砖的实物考古发掘中最早见于西周时期。1974年在陕西扶风县云塘西周晚期制骨作坊遗址中发现一块四钉砖,正反面饰粗绳纹,一面四角有锥形砖钉,应该是贴在墙壁上用的墙面砖。1988年在陕西岐山县蒲村乡西周遗址的断崖上发现一块空心砖,长100厘米、厚20.5厘米、宽40厘米,估计是铺路用的。  相似文献   
89.
一叶 《历史学习》2006,(2):43-46
历史地图展开说是关于历史的地图,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指古代的作者所绘的关于当时的地图,如最有资格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地图”的公元前3000年画在一只银瓶上的地图、著名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地图;二是指近代作者所绘的关于他以前的和当时的地图,如近代的作者所绘的腓尼基人航海图、美国内战形势图;三是指当代的作者所绘的关于过去的地图,如原始人类分布图、十字军东征路线图、唐朝疆域图等。但由于第一、二种地图的文字、符号、方位等地图要素与今天要么很不  相似文献   
90.
出土文献为《周易》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西晋汲冢竹书对《周易》的性质与流传,马王堆汉墓帛书对《周易》卦画的形成与《易传》的作者,阜阳汉简对《周易》占卜的内容,王家台秦简对《周易》的流传与演变,上博竹简对《周易》的早期传承与易学史问题,等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