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2171篇
科学研究   97篇
各国文化   117篇
体育   477篇
综合类   241篇
文化理论   123篇
信息传播   42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51.
本文从文艺民俗美学的视角,对鲁迅小说之民俗美予以探析.鲁迅小说从民俗视角设置和推进小说的情节,表现出民俗视角的叙事美;鲁迅小说着力表现社会下层人物的生活和命运,并始终把人物置于其赖于生存的民俗环境,通过对民俗生活及文化心理的描写,捕捉人物性格和行为的动因,真实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灵魂;鲁迅小说还特别重视并善于把握民俗事象的意蕴,从而使作品具有厚重而深邃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2.
高句丽是一个崛起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其民俗中有相当一部分与殷商文化相吻合,主要反映在高句丽生活习俗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53.
马俏 《神州学人》2006,(3):39-39
转眼已到了我留学美国的第二个年头。对美国的了解也日渐增多。我就读的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位于美国东南部弗吉尼亚州环境优美的夏洛茨威尔市,距华盛顿110公里,这是一个人口不到15万人的小镇。小镇的居民常年沐浴在和熙的阳光下,民风民俗也被熏陶得极为友善和淳朴。人和人之间充满了关爱和信任。出乎我意料的是中国古代文明曾出现的“路不拾遗,夜不掩户”的景象竟然在这里再现。茵茵的绿草上,偌大的图书馆里,经常有人将东西到处乱放,过了一时半晌甚至三天五天的才猛然想起,回头再看,往往是发现原物未动。有时就算有人捡…  相似文献   
54.
红梅 《阅读与鉴赏》2006,(11):54-56
《边城》(节选)中民俗风习的描绘不仅富有浓郁的湘西地方情调.还推动节选部分情节的发展,真实鲜活地体现着湘西世界“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相似文献   
55.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以其特有的民风民俗表现着民族精神。民俗中的婚娶、丧葬习俗更是民族文化精神蕴涵深刻的载体之一。民俗产生于土地,又反映着母体的发展变化。从20年代中国乡土文学中的民俗现象尤其是婚丧民俗的作用和美学价值方面作一个初步的探讨,以引起人们对于民俗的关注。  相似文献   
56.
《考试周刊》2016,(91):173-174
地域文化资源一直是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民俗资源一直作为美术教育开发的宝库。文章论述当前乡村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乡村美术教师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引领学生走向生活,关注生活,理解艺术源于生活的内涵,从而为学生铺设艺术教育之道。  相似文献   
57.
社会民俗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而又非常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民间社会一种相沿成习的信仰、传说、行为及风俗。它像一面镜子,反映了各时代的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58.
59.
成都市成华区的《川西民间艺术与民俗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下简称“川西民间”)自选题以来,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最近又频频中彩.笔者认为,最为直接的原因是研究者抓住了“民间文化”这一要害.  相似文献   
60.
中国彝族十月历文化园的建成,是当今彝学研究成果开发利用的成功范例,也是中华优秀文化具象展示的精品力作,当中外游客身临其境为彝族精湛历法而惊叹之余,尘封的岁月已记录下开拓者拂尘拾珠的探索历程,并彰显出十月历被发掘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