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7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弃名     
周朝的时候,鲁国有一位妇人。当齐国攻打鲁国的时候,在兵荒马乱之中,她为了逃乱求生,就抛弃了怀中所抱的婴儿,而抱起了手中牵着的孩子。齐国的军队,看到了这位鲁国妇人的行为,感到很奇怪,就问她说:"你把原先怀中所抱的孩子丢掉,那个被丢掉的孩子,是你什么人啊?"妇人回答说:"他是我亲生的孩子!"齐军又问:"那么,你现在手中所抱的孩子,又是谁呢?"妇人说:"他是我哥哥的孩子。"齐军又进一步的追问道:"你为何丢弃了自  相似文献   
42.
古代齐国的民间体育是齐国特色文化中的代表,齐国的民间体育体现了齐国时期的政治文化以及经济文化。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相对较快,当时齐国的手工业和工商业较为发达,成就了我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景象。  相似文献   
43.
学会欣赏     
欣赏别人是一种姿态,欣赏风景是一种心境,而欣赏自己则是一种自信。欣赏是一种智慧。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善于欣赏别人。齐桓公不计前嫌,欣赏并重用了原属敌对阵营的管仲,才使齐国国力空前强盛,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唐太宗说得好:"用人如用器,  相似文献   
44.
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任命管仲的励精图治下,齐国国力强大。楚国不向齐国朝贡,齐桓公就派兵攻打楚国,楚国便臣说:“你们齐国与楚国一南一北,相距甚远,风马牛不相及,”为何发动战争呢?后来经过谈判,齐国与楚国修好。  相似文献   
45.
《百科知识》2009,(13):56-57
战国时,苏秦主张合纵抗秦,张仪主张连横事秦。一次,苏秦到了齐国都城临淄,见到了齐宣王,对他进行游说抗秦。齐宣王谈到齐国的兵力不足时,苏秦说,都城临淄有七万户,我私自计算了一下,每户按三个男子服役、这就是三七二十一万兵,抗秦的兵源,  相似文献   
46.
叶建华 《职业圈》2010,(28):30-31
齐桓公其人 齐桓公,姜姓,名小白。姜太公之后代,齐国第15代国君,在位期间为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其执政期间宽大为怀、捐弃前嫌、选贤任能、改革政治、国富民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相似文献   
47.
<正>战国时期列国间烽烟不断,干戈不息。那个动荡的时代固然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苦痛,但也激荡出思想文化空前繁荣活跃的景象。兵学因各国统治集团的刚性需求,成绩尤斐。燕国作为"七雄"之一,因国力较弱,在实际战争中成功的范例不多,再加上僻处北隅,文化也不很发达,留下来的兵学著述不多,故世人对其兵学成就关注不够。但燕国能屹立于强国环伺之中,且一度有南陷强齐、北却东胡的壮举,显示其兵学有与他国相比独具特色——用间。本文拟通过对灭齐时的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48.
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加强水的利用和管理,是城市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齐国都城临淄作为周代至汉代重要的东方大都市,其供排水系统无疑是城市生活和生产的重要保障。对临淄城供排水系统的研究,以往的成果主要集中于临淄城城内排水系统。本文通过考古调查、勘探并结合以往考古发掘和地理文献资料,探明了临淄的护城河的水源来自城南淄河上游人工修建的供水河道,同时对临淄城城内排水系统进行了分析,完善了对临淄城排水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49.
徐刚 《现代语文》2007,(8):3-13
采自齐国诗歌的《齐风》,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齐国的独特地域文化:反映了齐文化所具有的滨海文化特色,反映了齐国作为东夷故地所具有的独特习俗文化,反映了当时齐地尚奢的风俗,对于我们研究古齐国的文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0.
战国时期,齐魏两国之间曾发生过桂陵、马陵两次大规模战争。当时的霸主魏国两次战败,从此丧失了霸主的地位,沦为大国附庸。关于战争的胜败,我国学者主要从齐魏两国的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了两次战役齐胜魏败的原因,而没有涉及到对当时两国统帅孙膑、庞涓的研究。本文将通过对齐魏两国统帅孙膑、庞涓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探讨齐魏桂陵、马陵之战齐胜魏败在将帅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