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8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361篇 |
科学研究 | 65篇 |
各国文化 | 1篇 |
体育 | 12篇 |
综合类 | 12篇 |
信息传播 | 2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36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50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试论悖论的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文豪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2,19(1):89-92
“悖论”这个话题自古希腊的“说谎者悖论”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人们对该问题提出了诸多见解和主张,但人们就悖论的归属问题却颇有争议。文章通过对当前学者们对悖论的归属问题诸多观点的剖析,解决了悖论的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242.
两个独立性是充分条件关系最重要的逻辑性质,是人类之所以能从已有知识获取新知识的逻辑依据。逻辑有效充分条件关系中的逻辑的两个独立性源自经验的充分条件关系,又回过头来为经验科学服务。数理逻辑中的实质蕴涵不是充分条件关系的科学抽象,从而产生蕴涵怪论。随着逻辑科学的发展,蕴涵怪论最终将被消除。 相似文献
243.
李秀敏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8(3):123-127
普里斯特建立亚相容逻辑系统LP试图刻画悖论和辩证矛盾等\"真矛盾\"理论。\"真矛盾\"理论的存在是普里斯特建立亚相容逻辑系统的动因。该系统对于已发现悖论而尚未解决的理论系统给予了合理的刻画,但悖论中的矛盾和辩证法中的矛盾分别属于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因此,用一个系统来刻画有本质区别的两种矛盾是不准确的,该系统并不能恰当地刻画辩证法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244.
唐晓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28-135
经济增长归根到底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除了技术创新之外,还包括技术政策、产业结构和社会制度等因素。当前,日本的科技高投入、高产出(专利和技术贸易)和长期经济低迷并存,对于这一\"日本悖论\"可以从技术政策角度进行分析:相比美国和德国,日本的技术政策是\"追赶使命导向\"的,这一技术政策目标与当前日本经济发展阶段不相适宜;日本技术政策体系中研发产业高度集中化和承担主体单一化,以及日本特定社会制度环境下的产业结构对技术政策的反应和调整受限,这些都阻碍了技术创新、扩散和应用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传导机制。对\"日本悖论\"的分析对中国制定全面技术政策体系、实施相应产业调整以促进创新技术的扩散和应用,最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45.
张建军教授的学术研究呈现“整体推进”的特征,明确指认逻辑悖论之语用学性质,构成其研究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推动了逻辑悖论研究的语用学转向,促进了长期处于薄弱环节的关于悖论的一般方法论研究之深入展开,加深了对位于“高阶认知”致思层面的逻辑悖论研究之认识。在逻辑悖论与其他逻辑哲学难题长期探索的基础上,张建军教授近期致力于系统建构辅之以“情境实在论”和“悖境辩证法”的“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并已初步呈现其多方面解题功能。 相似文献
246.
邹少芹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6):143-146
华兹华斯的十四行诗《西敏寺桥上》因语言质朴而脍炙人口。具体分析这首诗的结构、韵律、修辞、象征、意象、悖论和语境以挖掘其深层语义结构和情感内涵,并揭示诗歌的形式与内容间的统一关系。《西敏寺桥上》看似形式与内容相对立,实则在形式和内容、整体与部分、情境与感情之间达到了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47.
体育素质教育进程中的悖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教学实践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素质教育实践进程中凸现出的悖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体育素质教育是一项完整的开放型系统工程,必须深刻理解其内涵。2)悖论的凸现是事物运动的必然。3)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对指导体育素质教育实践、有效制约其负面影响、避免体育素质教育偏离正确轨道而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48.
当代英美第二语言教育改革大体经历了"知识中心"、"教法中心"、"教师中心"、"学生中心"四种转向,我国英语教育改革亦然。文章通过分析近两年英美"学生中心"论的主张,发现英美研究者迄今尚未意识到"学生中心"论存在至少多个悖论,这些悖论导致二语教育目标的迷失。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分析解决悖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49.
黄斌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5(2):59-65
说谎者悖论是学界探索不止的千年难题。应当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角度,建立正确的语言层面理论,以作为分析说谎者悖论的方法。语言可以划分成外延、内涵和形式三个层面,三个层面之间存在重合、透明和转换的关系。解析说谎者悖论,关键也是理解语句名称与被代表的语句本身之间的层面关系,不能混淆。断定“真”与断定“假”的作用不同:断定“真”,具有转换语言层面的功能,因此我们允许一个语句断定自身为真;而断定一个语句为“假”则使它定位于内涵层面,因此从断定自身为假的语句推不出矛盾等价式来。运用类似的方法同样可以解析说谎者悖论的变体。 相似文献
250.
法学博士教育是我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和硕士教育,博士教育的路径更加应该注重多样性。“博士”是对某一专业进行精深研究的人,现实对博士的理解存在悖论,在我国博士教育由于专业分工过于细化、学术视野狭窄、学术对话封闭,使博士的知识体系不健全、知识结构不完善,知识整体缺乏创新,优秀的人才难以冒出,最终博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