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59篇
科学研究   5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71.
悖论的根源     
这是2005年11月桂林全国辩证逻辑讨论会会议论文的后两部分(共四部分);前两部分以“悖论与自指”为题发表于《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悖论及悖论性错误的直接原因是认为语句可以自我指称,而语句自指是不可能的。我们之所以认为语句自指可能,就是因为我们对语言的“当下、即时”这一重要性质缺乏理解所导致的某种混淆;这才是悖论及悖论性错误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72.
儒家的"仁爱"思想中蕴涵了极为丰富的情感因素,随着"仁爱"思想的发展,诸多儒家代表人物提出了大量极具情感色彩的经典命题。从孔子的"仁者爱人",到孟子的"仁民爱物",再到张载的"民胞物与"和二程的"万物一体",儒家仁爱思想的情感视域也得到了不断的拓展。仁爱的施予从人走向物,仁爱的性质从伦理走向生态,这便构成了这种情感逻辑的基本线条。但是,这种"仁爱"思想的情感在施与的过程中却产生了问题。尤其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时候,我们会遭遇到一个仿佛不可克服的悖论。对于这个悖论的两极,我们只能通过实践来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73.
女性主义将女性弱势的根本原因归结于语言的男权特征,要想获得解放,就必须重塑女性身份。最主要的身份重塑手段就是女性话语重构,这也是女性主义译论和翻译实践的最重要目标和最终理想。女性主义译论所表现出的内在矛盾性,将成为这一理想最终能否实现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74.
鲁迅的作品<野草>晦涩难懂,其原因并非只是外在社会环境的残酷所致,而是有着更为重要的语言学原因:鲁迅深切体悟到了语言的困境,为了突破困境,他不得不寻求新的言说方式,采用沉默、话语的正反并置和象征三种表达策略辗转在"说"与"不说"之间.  相似文献   
75.
道德逻辑体系的认知结构是由求真的道德真理逻辑、向善的道德价值逻辑和求善的道德选择逻辑构成的.三者之间也存在一种逻辑关系:其间,求真逻辑是认识前提,向善逻辑是推演方向,求善逻辑是判断环节.求善逻辑以认知结构的终点形式为道德实践逻辑奠定了一种逻辑前提,在根本上影响到道德实践逻辑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76.
人的不良品德的形成,既与失常的道德教育有关,也与正常的道德教有关.分析这些相关因素有助于科学认识道德教育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改进和加强学校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77.
徐苏凌  傅春泉  王燕丽 《高教论坛》2010,(4):111-112,118
高职学生是否应将论文作为毕业的重要衡量指标,对此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本文从高职的培养目标、学生的智能特点、学校的教学目的以及企业的实际需要等方面,给予了否定的回答。并诚望由此能引起职教界同仁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78.
文章在确认潜无限(poi)与实无限(aci)满足排中律┣poi∨aci前提下论证指出:当代极限论并没有真正给出Berkeley悖论的解释方案.  相似文献   
79.
陈独秀前期和后期思想上存在着较大的变化。因为政治上的原因,他的这一思想变化通常被认为是落后倒退。而从现代性的视角来看,陈独秀这一思想变化具有深刻的启迪性和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80.
This study is an investigation of what happens to participants during their adventure education (AE) experiences and the meanings they ascribe to those experiences. These topics were explored through the qualitative framework of educational connoisseurship and criticism at three sites: a backpacking expedition, a challenge course and a multi-activity adventure programme. Through 183 hours of observation and 74 interviews with 41 participants, the qualities of AE as aesthetic experience were revealed. This conception of AE experience is characterised through sensory encounters, full attention and aesthetic paradox. Findings are supported with the voices of participant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conception of AE experience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