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232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从大纲的新变化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1999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有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理论方面对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正确的认识,并且在实践上完成三种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62.
为了符合《周易》的原义,在用二进制数表示《周易》八卦图时,应该以三爻卦的最上一爻作为个位数,而对六十四卦图中的六爻卦则应该用八进制数来表示。  相似文献   
63.
在心性学领域里,《中庸》与《易传》俱为其原始圣典,它们各自彰显了不同的致思向度。前者以向内求索为其致思取向,后者以向外求索为其致思途径。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历史上,这两种不同致思向度一直产生着非常重大的影响,长期占有主导地位。通过对中国传统心性学思想进行点评,将《中庸》与《易传》所彰显的不同致思向度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行一番梳理,以揭示其深厚的思想魅力。  相似文献   
64.
滇东北矿业开发历史悠久,自汉代始就有了文献记载。其中,清代的矿业开发规模和产量最大,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引起了学界关注。但学界的研究,对清代滇东北矿业开发与自然环境变迁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很少。纵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界对清代滇东北矿业开发的研究,学术成果丰富,主要集中对矿业政策、生产、性质和交通运输的相关研究。本论文的研究,通过对清代澳东北地区矿业开发全貌的有机整合,侧重对矿业开发中自然环境变迁及其治理策略的研究,通过文化反思,重点揭示清代滇东北地区生态退变的原因,并从文化的角度探讨清代滇东北自然环境治理的方略。  相似文献   
65.
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阶段性特点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本文运用“阶段性行为改变模式”的理论,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特点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完全不参加体育锻炼,有体育锻炼习惯者较少,大部分的学生有时参加体育锻炼,但没有养成习惯;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具有阶段性动力特征;大学生中存在随年级的增长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同时增加的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66.
《易》是“六经之首”。孔子的学说正是从《周易》的天地人三才之道逐渐形成的。因此,可以说“六经”构成了孔子学说的完整系统,我们必须把“六经”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才能从整体上去理解和把握孔子的学说体系,才有可能描绘出一个立体的孔子形象;在“六经”之中,各经都有其偏重之处,《周易》是其哲学总纲,《礼经》《乐经》《尚书》《春秋》是礼乐刑政的原则表述,《诗经》则是各个方面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67.
《易经》虽是中国古代占卜的工具书,但在筮辞中记录了有关战争的内容,为后世研究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军事思想,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68.
易经和谐思想发韧于天文学,立竿测影,观天测地,窥视天地人和谐一体的隐秘。以象数语言规则体系建立数学模型,捕捉阴遇阳与阳遇阴(生)吉、阳遇阳阴遇阴(克)凶的宇宙人世生存生克制化大道变化之神。易经和谐思想是自然神化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心物同一的宇宙观,世界的物质客观实在的本质——性,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阴阳之性——"真无,"从而阴阳相遇,从无生有,创生大千世界。万物一体,天人感应,以心体悟象蕴,探索世界万物阴阳协调、刚柔相济则吉,反之则凶的科学奥妙。  相似文献   
69.
传统思维方式中的中和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以辩证思维为主干,以中和思维和直观体验思维为两翼。中和思维包含两个维度的内容:思维立场的选择和思维的目的。中和思维渗透于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和思维产生的根源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和《周易》的思维传统,它对于当前社会也具有明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0.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人与计算机进行交流的工具;《易经》包罗万象,《易经》的功能"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世间万物、宇宙秘密都在其中。如何用《易经》的思维理解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中都包含了哪些《易经》的思想?从两个角度阐述并揭示程序设计与《易经》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