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232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22.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 巽:伏。床:先秦时席地而坐,床是一种用于倚凭的家具,不是后代用于睡觉的床。史巫:祝史和巫觋(《楚语》女曰巫,男曰觋)都是古代从事迷信活动的有知识的人。纷若:纷乱的样子。“纷”训“变”《说文》“变,更也。”  相似文献   
72.
媒介技术变迁为儿童的同伴关系重新设定框架。在印刷术大量应用前,儿童间同质性较高。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大规模公共教育成为可能,在学校里儿童获得了在各种规则下与同伴相处的能力,形成了新的互动惯习。电视的出现既导致儿童同伴关系的相对疏离,又促进了儿童同伴亚文化的形成。网络为儿童提供了获取同伴关系的新型方式,扩充了儿童与同伴的交流模式。手机的技术特征使得儿童在同伴关系中"永远在线",扩大了儿童的私人空间。  相似文献   
73.
"命",又称天命,是中国古代思想的核心。《周易》一书中有许多与"命"有关的内容,是研究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资料。人有生命,因此也有欲望。生存欲望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称为"情"。  相似文献   
74.
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被带入深刻转型中,这种转型在新世纪小说中多有表现。这些嬗变不是简单断裂,而是文化之根和人们心理、精神的复杂变化,主要表现为:既有乡村伦理的剧变,自然生态的恶化,也有价值观念的裂解;既有人际关系的冲突,也有焦虑创伤体验,等等。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乡村现代转型的问题源于现代性发展不充分。  相似文献   
75.
刘小华  粟芩苓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040-1041,1044
皇皇中华,养生之道,博大精深,夏、商、西周时期的养生思想寓含着唯物、辩证的哲学思想原理,它的创立为养生思想和方法的推陈出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从理论上丰富了我国传统养生学的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6.
本文阐述2004年4月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开始实施以来国立大学图书馆在地位及领导成员、工作目标与工作模式、运营组织结构、职员、经费等方面所发生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77.
徐灿是我国明末清初的著名女词人,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声名相似,清代陈廷焯曾说:“闺秀工为词者,前则李易安,后则徐湘萍”,将其与李清照相提并论,在创作上,徐灿与李清照也有许多共同之处,但由于两人所处时代不同,所持词学观念不同,徐词与李词在诸多方面又有所不同。文章以李清照作为参照,重点就词的内容、风格方面淡淡徐灿词的新变。  相似文献   
78.
本文主要从《周易》咨询心理的理论依据、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及咨询技术方面来挖掘其咨询心理思想。《周易》咨询是通过占卜来进行的,在咨询过程中,与现代咨询心理学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可以说《周易》是中国古代咨询心理学思想的发轫之作。  相似文献   
79.
台湾的孙子兵法传播与研究颇为兴盛,其研究受时代政治经济发展影响,对台湾经济发展贡献良多。"中华孙子兵法研究学会"的成立,改变了台湾孙子兵法研究个人或团体单打独斗的方式,有效地进行了组织性的资源整合,极大地推动了孙子兵法学术研究与普及工作。对《易经》与《孙子兵法》进行结合研究,建构一个以易演兵的孙子兵法研究体系,是当代孙子兵法研究的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80.
从亚里士多德说出"吾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开始,追求真理就成为古今中外哲人和学者的共同标的。而随着后现代主义种种理论的竞相绽放,真理或者说规律的可信度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和质疑。卡尔·波普尔在一次访谈中曾说:"从绝对真理(以及各种决定论)的普遍至信,到对其根本性的质疑和警惕,这是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一个最为重大的事件。"我们质疑规律的可信性,并非要进入一种不可知论的虚无当中,而是要提醒自己一种现象:真理的适用范围以及当规律常识化后的固化作用,这时我们需要开启理论的论战锋芒,如孔帕尼翁对理论本质的言说,理论是生有反骨的,是对固有观念充满活力的抨击。反思规律的可信度,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相互纠缠,人类对自由的守望与对真理的追求,恰是一个不可俱有的悖论——一枚硬币的两面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