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68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1190篇
教育   8412篇
科学研究   2024篇
各国文化   37篇
体育   2820篇
综合类   1152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13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320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269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400篇
  2014年   817篇
  2013年   777篇
  2012年   1102篇
  2011年   1206篇
  2010年   1000篇
  2009年   825篇
  2008年   989篇
  2007年   1179篇
  2006年   1031篇
  2005年   1041篇
  2004年   867篇
  2003年   804篇
  2002年   684篇
  2001年   599篇
  2000年   357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国际经验对建构中国教师教育新体系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呼唤国际性和创新型人才。中国“普九”任务基本完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开展,使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的教师专业化走向新历程。这是中国教师教育新体系构建的时代背景。国际教师教育经验为建构中国教师教育新体系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92.
解析中国古代无讼理念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解是中国古代最具有文化代表性和最富有文化韵味的司法形式。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调解对于解决各种民间纠纷,维护古代中国的稳定和秩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直至今日,调解作为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在民间和法院中仍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中国古代为什么会形成厌诉讼重调解的司法形式,解析其成因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笔者认为,无讼理念的形成既有社会基础,也有思想基础和社会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3.
20世纪60年代后,毛泽东改变了原先“世界大战可以避免或推迟”的判断,突出地强调战争爆发的危险性,从而对中国的建设走向产生极大的影响。毛泽东这一判断变化的过程,与中苏两党关系的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中苏两党从产生分歧、摩擦到公开论战,在一系列问题上形成对立,其中包括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认识。中苏论战产生的影响是多层面的。从中苏论战的影响这一大背景,厘清毛泽东改变判断的原因,有助于更准确和更科学地作出历史的评价。毛泽东形成“战争不可避免”的观点以及对战争的高度警觉,决不是其个人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在特定时代背景影响下、特殊历史事件作用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4.
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于湖湘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时期,学术继承的同时创新也不断地产生.从十余年来该领域中出现的重要观点、主要分歧和研究倾向来看,湖湘文化的学理探究、湖湘文化与湖湘人物、湖湘文化与近代中国、湖湘文化研究中出现的新倾向四大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95.
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波兰于1993年通过了新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取代1926年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该法确立了经营者、消费者、公众三重保护的宗旨,设置了一般条款,规制了几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了颇具特色的制裁和诉讼程序。该法规定的保护目的、某些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禁止、民事责任和民事救济途径给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启示。  相似文献   
196.
21世纪中国崛起之依托:雄鸡发展战略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雄鸡发展战略模式"是从象形的角度假设命名的,即中国像一只昂首挺立于东方的雄鸡,并伸展着两个巨大的翅膀:"北翼"是上海合作组织,"南翼"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实际上它是对中国在21世纪以更积极、更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迎接挑战,把握机遇,而投身于区域经济集团化浪潮中的发展战略总和的抽象概括。这种发展战略模式是以中国的崛起为前提的,也是以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为动力的,同时也是有利于中国的崛起和发展的"双赢"模式。随着这只雄鸡不断地茁壮成长,中国才能从容不迫地发挥一个世界大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7.
"德主刑辅"是中国古代法文化落后的结果.原因在于:"德主刑辅"主要是知识精英理想,非国家政治主流;古代的"刑"及其与"德"的关系与今天具有本质差异,不能受思维惯性影响简单视其为次级需要;"德主"和"刑辅"的主从关系认识基于落后的学理与实践;"德主刑辅"的正面价值十分有限,是中国古代法治思想与政治实践不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8.
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会影响其留学体验,基于新制度主义社会学视角,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14位来华留学生进行了访谈、观察和实物收集,探究其自我呈现的途径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来华留学生以学习场域的边缘人、交往的分化者、精神空间的建构者、情感能量的获得者、反身性的调适者五种角色进行自我呈现。恰适性逻辑与结果性行为逻辑共同构成的社会适应逻辑作用于来华留学生个体的行为选择与身份表达。因个体行为与制度间的高度互动性,影响其自我呈现的制度构成包括规制性的安排与惯例、规范性的交往规则、文化-认知性的社会框架。所以高校不仅要在规制性层面进行政策调整,还应当对文化-认知与情感层面予以关注,从而促进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199.
2018年1月3日,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致信祝贺。贺信特别强调了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历史研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世界的今天是从世界的昨天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200.
中美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的比较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建设是指专业的设置、调整及其管理。专业建设是大学的基本建设。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是大学遵循教育规律之举,也是大学依法自主办学的权利。目前,由于我国现行的过于刚性的“显性模式”的专业建设体制自身的局限性,政府、大学、市场三还没有真正有机统一起来,大学专业设置大同小异——重点大学无重点,地方大学无特色,专业建设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国家未来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类专业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供给不足;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性人才培养薄弱;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重视不够;一些大学重专业外延发展,轻专业内涵建设的倾向严重;大学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调整的专业管理机制有待形成。”因此,分析借鉴美国大学专业建设的一些长处,改变我国大学本科专业建设是部门权力、单位利益,是主管部门“统、包、管”、大学“等、靠、要”的传统计划经济的专业观,树立专业建设是承担责任、是迎接挑战、是自负后果的市场经济的专业理念,改革现行单一的僵化的国家专业建设体制和模式,建立“由点到面”、“抓大放小”、“国家一地方一大学”三级共建等多元专业建设体制和模式及其协同促动机制,将有助于专业建设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