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7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1533篇
科学研究   209篇
体育   288篇
综合类   216篇
信息传播   5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论语.先进第十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生动地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学生有关理想的讨论,是一次成功的教育经验,从中可以看到孔子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重视对人格的培养和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的教学机智。这些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与现代的某些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如出一辙,可见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出色的教学技艺对我们现代教育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2.
公共科研机构绩效评价测度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过程的复杂性和创新产出的多样性使得对公共科研机构投入与产出的量度难以全面而完整,因而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形成一套相对标准化并普遍适用的测度体系。为此,本文引入结构化方法和经济学模型,建立了基于知识生产函数的公共科研机构绩效评价测度体系。应用结果表明,该测度体系通过量度实际产出和计算理论平均产出,实现了同类研究机构间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为公共科研机构的绩效管理提供了更为科学的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33.
南朝玄言诗批评有别于两晋之时提出的"韵灵旨清"的审美标准。檀道鸾、沈约、江淹、刘勰、钟嵘等人物的批评,并非从其审美标准而言,而渐有以宗《诗》的儒家诗学标准评价玄言诗,且梁代前后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34.
当今社会,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教师职业道德也应受到人们的关注。分析孔子的教师职业道德思想,对今天的教师专业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我国高等教育政府评估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评估已不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采取措施完成从政府评估到中介组织评估的转变。  相似文献   
36.
创新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创造性,创新人才还具有其独特的人格特征及个性心理结构。高等学校为了培养和造就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就必须以创新为核心目标,进行整体、系统和综合的改革: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课程体系:突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设有利于大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学习环境;塑造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增强高校教师的创新精神,提高高校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7.
《论语》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对它的解读格外引人注目,其中重要的一面即是方法.本文认为用文本解读文本的方法来解读《论语》,即用孔子的话来解释孔子,更能维护古典文本中孔子思想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38.
我国高职教育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新型教育。新形势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针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探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9.
依据《左传》、《史记》、《尸子》、《汉书》等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考察发现,"子路问津"的时间应是"荷蓧丈人"之前、"楚狂接舆"之后,"津"地点应在潕水东流处,即今河南省南阳方城县境内独树镇与杨楼乡交界处的杨武岗、上曹屯、赵庄自然村一带砚水东流处。  相似文献   
40.
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以总论、分类论、重章叠论的形式,显现着孔子的诗学理论。其论在儒家大文化背景下,注重诗的内在涵义,注重诗篇的整体建构。汉代诗学虽日传其衣钵,却背离孔子诗论之旨,以经学家法来训诂释义,将诗变成穿凿附会的道德说教。朱子诗学虽有依其旧说之嫌,但辨识否定,与孔子论诗不期而合。遇合之中,在文本体味、创作群体、天性人欲、赋比义释说、意象审美上变动增益,多所创见,凸现朱子诗学改造儒家思想并将其推向高峰——理学体系渐趋形成的文化传承的深厚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