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114篇
科学研究   93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基于五螺旋理论,评价2008—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时空分布规律。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影响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各省份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态势,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特征;在直接效应层面,市场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城镇化水平能有效促进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上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则抑制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提升,财政自主度未对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产生影响。基于此,提出提升中国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52.
针对高校实践教学面临的实践教学设备不足,实训环境落后,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与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以德州学院为例,探讨了电子商务物流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问题,探索了政产学研用协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出了多层次递进式的系列特色实践项目,并依托实践创新平台实施实践项目.  相似文献   
253.
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有各自的依据和功能,完全的行政权力主导和学术权力主导都不利于高校发展。借鉴美国、欧洲国家的经验,西安欧亚学院基于自身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良性互动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54.
通过10位学生成长、成才的真实故事说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首先提出并践行的"实境耦合"人才培养模式确实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模式,因为事实说明了这种教育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实境中学到真知识,掌握真本领,取得好效果。因此,"实境耦合"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在高职院校中起到"示"和"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5.
基于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建立创新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从时序和截面两个角度分析广东省创新驱动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并进一步对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和评价,以期发现广东省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创新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提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协调度较高,但也存在创新产出不足和成果转化能力需要加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256.
本文提出了面向未来的公共图书馆包容性发展命题,分析了包容性增长与包容性发展的概念,论述了后全面小康时期公共图书馆实施包容性发展战略需要秉持的优质均衡、全程智能和协调共享的发展理念;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包容性发展的路径图,提出了进一步将国家文化制度优势转化为文化治理效能、进一步发挥国家图书馆和省市公共图书馆的统筹协调功能、进一步把握新科技革命群体迭代的发展机遇等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257.
山东省制造业不仅拥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而且拥有较为系统全面的创新链和合理雄厚的资金链。但在制造业的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以下简称“三链”)耦合上存在资源配置错位、结构不对称、衔接不流畅等问题,致使山东省制造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锲合度不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率低、创新研发投入不高等问题。文章构建山东省制造业“三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制造业“三链”的水平和耦合协调度,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探究影响制造业“三链”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发现:2012—2018年山东省制造业“三链”耦合协调度值逐渐上升,但在2019年明显回落;总体上看,“三链”耦合协调水平处于磨合阶段,但16个城市的耦合协调水平分布并不均衡,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258.
目前学术界对黄河流域发展效率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对黄河流域经济和创新效率及其子系统耦合协调水平的研究较少,为此,构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效率的“生态-经济-创新”三维分析框架,基于2010-2019年黄河流域九省区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分析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效率的演变趋势,同时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进行耦合协调分析。结果发现:九省区生态效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经济效率和创新效率呈增长态势,高质量发展效率耦合协调度处于较低水平,生态、经济和创新系统间整体耦合协调度处于轻度失调状态。据此,提出采取在黄河流域分段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强化市场化资源配置、突出创新引领作用以及各省区间优化联动协调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259.
鉴于目前对产业结构升级和碳排放之间耦合协调关系的县级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非期望超效率SBM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分析和时空跃迁分析,以成渝双城经济圈141个区县为研究对象,探究其2005—2020年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格局及差异来源,阐释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的耦合机制,同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5—2020年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偏低,处于拮抗阶段,逐步形成以成都主城区与重庆主城区为双核心的放射性分布特征,重庆主城区的放射作用随着时间推进不断增强,但是成都主城区的放射作用在逐渐减弱;(2)区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格局较为稳定,空间集聚性逐渐增强,总体差异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主要来源于区域间的差异;(3)城镇化水平、科技创新潜力和城市空间因素都对区域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干预和金融发展水平对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为进一步提升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的协调耦合水平,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成渝地区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措施、兼顾和强化与邻近地区的...  相似文献   
260.
基于城市和城市群的视角,以2013—2020年我国284个城市为研究样本,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绿色创新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空间特征。研究发现,首先绿色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在持续提升,绿色创新是改善绿色创新与经济发展协调水平的关键;其次在城市和城市群视角下,绿色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呈现空间差异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