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11篇
科学研究   24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8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应用型本科教育产教研融合是高等教育中一项跨系统的、涉及多个主体利益的改革。分析了产教研融合理念和融合动力,提出增强“形而上”宏观教育理念,改善应用型高校的资源配置,缓解各主体间的矛盾冲突,建立责任约束机制和评价体系,全面提升产教研融合动力。  相似文献   
152.
从战国七雄富国强兵动力与阻力的视角,揭示在七雄并立的局势下,富国强兵已成为七国开明君主和智能之士的自觉意图。为此,变法革新成为列国实现富国强兵的唯一抉择。七国变法的历史表明,变法革新是富国强兵的主要动力,而阻挠变法的贵族势力则是实现富国强兵的最大阻力。富国强兵的动力与阻力,在七雄前期的变法中曾经有过激烈的较量。七国之中,秦国商鞅变法为富国强兵奠定了坚实基础,法制建设为富强提供着持续动力,而农战国策把富强动力植根民众之中,布衣将相格局又为实现富国强兵提供了有力保障。反观六国,宗室贵族势力无不在变法高潮过后卷土重来。旧贵族既得利益集团的倒行逆施,导致了六国国力江河日下。而秦国由于富国强兵的后续动力不断增强,终于统一天下,为中国历史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3.
情报学的发展动力提供和传输着情报学发展的能量。当前对情报学深层次发展的动力发掘不够,对情报学发展动力的研究缺乏,因此,有必要对情报学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情报学的发展动力分为外动力与内动力,在分析了外动力和内动力的基础上,构建出情报学发展的动力机制结构模型,分析了情报学发展动力机制的运行过程,并提出动力机制适度发展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4.
"软实力":图书馆发展的永恒动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图书馆的"软实力"包括图书馆的人员素质、人际氛围、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价值观念等文化精神方面所具备的能力,认为只有不断增强这些"软实力"的构件,才能推动图书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提出了增强图书馆软实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5.
世纪之交,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巨变,也使社会科学的任务更为艰巨。面向21世纪的社会科学事业要为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资源,就必须坚持和贯彻“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56.
本文分析了现代体育文化的社会发展环境,提出体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效应。作者以现代体育的“综合效应”为中心论点,从管理、文化力、体育产业特征等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了体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7.
教育改革动力是指推动教育改革事业前进和发展的力量,教育改革的动力既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具体的教育改革动力包括现实的、需求的、政治的、实践的等诸多因素。教育改革的动力可以从法律制度、物质、科学技术和人这些方面进行维持和增强。  相似文献   
158.
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着主体缺失、载体缺失、内生动力缺失的困境,这决定了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外部资源的流入与外界刺激不可或缺,但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定位却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真实需求存在偏差,突出表现为“保基本”与“求进取”、“文化外引”与“文化内植”、需求“多样性”与供给模式“格式化”、追求“显绩”与重在“潜绩”四组矛盾。因此,可从振兴乡土文化,培育内生动力,坚持整体性治理,优化公共服务购买对象与内容选择四个方面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159.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立德树人”价值观的动力不强。因此,应建立长效机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创建富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体现人文关怀;构建立体网络,全方位育人;净化网络环境,培养“网络红军”,以提升高校学生的幸福感,完成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60.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渔业补贴制度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现的,发展至今在增加渔民收入、提高渔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维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笔者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三十多年来渔业补贴制度的变迁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变迁的动力来源于制度供求不平衡下的各利益集团的博弈,得出政府应该借助外部力量以应对来自渔业领域内个人和组织的"过剩的"补贴制度需求等结论,对解释我国渔业补贴制度的变迁及指导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