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2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647篇
科学研究   276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71篇
综合类   5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8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于绿色创业理论,对光伏、节能照明、新能源汽车三行业的案例分析,发现只有遵循绿色创业规律的政府扶持才能真正促进绿色创业企业发展。技术创新是政府扶持绿色创业的首要任务,绿色创业与绿色消费的平衡发展是政府扶持的重要任务,“推拉结合”是绿色消费政府扶持的重要手段。要提升政府扶持的有效性,扶持的力度要适中,扶持的对象要审核。  相似文献   
62.
"十四五"时期,空间治理现代化和区域经济布局优化是规划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布局采用"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指导思想,迅速带动了国力整体提升,但区域间发展差距持续拉大;开放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发展迅猛,但经济体系安全性和高级化存在"短板",国有经济领域改革尚有不足。我国空间治理进步显著,但在法制化和科学化、学习型政府和民主化治理及治理体系化等方面,同现代化要求差距较大。"十四五"时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重点是:完善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众共同参与的空间治理模式,健全公平与效益并重、政府调控与市场优化配置并重、问题与目标并重、约束与激励并重的区域政策体系,形成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区域协调新机制。区域经济布局的重大举措是:不断增强城市群、都市圈和区域中心城市的能级,践行人口经济集聚过程中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新模式。以重构我国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为契机,打造重大生产力布局的新形态。启动大西北地区高质量开发的伟大工程,培育相对贫困地区发展致富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63.
“十四五”时期行政区划设置与空间治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行政区划一直都是国家进行地方治理的基础支撑单元。近年来,行政区划调整成为优化资源配置和空间治理的重要抓手。行政区划设置在完善城市布局、优化城市结构、提高空间治理效率、调节空间发展秩序、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和实现区域优化重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建议在"十四五"期间,充分发挥行政区划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推进城市群专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因地制宜推进各级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提高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优化县级行政区设置与布局,激发地方发展活力,推进扁平化管理,提高空间治理效率。同时,提出进行政区划调整的配套政策与建议,为中国新时期的空间治理和区域协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4.
针对零件表面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而机加工表面微观形貌的粗糙度3-D评定方法却相对滞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就三维表面微观形貌的等高图的绘制方法、粗糙度3-D评定参数的计算提出了一些具体编程实现方法。重点阐述了三维表面等高图的绘制方法、3-D支承率和液体滞留性能指数的计算方法。利用JB-4C测量仪,开发了粗糙度3-D评定参数计算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5.
随着武器装备的小型化,便携式装备应用越来越广,进而对便携式装备的体积、重量等指标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单兵背负便携设备进行作战架设时,结构巧妙的支撑装置会给整个系统的背负、架设、撤收带来较好的实战效果。文章从支撑装置的选材、结构形式、功能等方面加以阐述,体现了该结构设计的新颖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66.
本文以联盟管理、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以参与“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的合作单位为研究对象,从组织声誉、联盟经验和网络中心性三个维度,对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梳理与回顾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并建立实证研究模型,并利用二手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最终得到以下结论:(1)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组织声誉与协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不显著;(2)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联盟经验与协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高校及科研院所在协同创新合作网络中所处位置的中心性对其联盟经验与协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4)政府合作对高校及科研院所在协同创新合作网络中所处位置的中心性与其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67.
Communication researchers and social scientists are quickly discovering the value of data that exists in the postings of members of Internet e-mail, Usenet, and real-time groups.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 one's peers, no matter how esoteric the interests, is causing an explosion in the number of new virtual communities. The interpersonal dynamics of these groups are increasingly coming under the scrutiny of academic research. The publicly available archived records of Internet virtual communities are being analyzed for a wide variety of research interests. The ability to do naturalistic observations of group dynamics, as they are exhibited in these exchanges of text, has captured the attention of many researchers. The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s of major universities are granting researchers exempt or expedited (exempt from full review) status for this work, due to the public nature of the notes being analyzed. These studies often involve the lack of informed consent, where the group members under study are unaware they are being monitored. There is a potential for psychological harm to the members of these groups, depending on the way results are reported.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ethical considerations that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to protect cyberspace participants. The guidelines proposed are based on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ethical guidelines for use of human subjects in research. An explanation is offered as to how such guidelines can best be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Internet communities. The constructs of Group Accessibility (the public/private nature of the actual cyberspace occupied by a group) and Perceived Privacy (the level of privacy that group members assume they have) are defined and proposed as two dimensions by which individual Internet communities may be evaluated in order to assure the ethical reporting of research findings.  相似文献   
68.
办学特色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有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优良办学风格和办学特征。我校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紧紧围绕教师教育和高原地域两大特色,在创建办学特色方面提出了明确目标。  相似文献   
69.
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导向性、引领性、战略性等作用。区域教育差异、区域教育科研水平差距的现状迫切需要推进区域教育科研发展与创新。“十二五”期间,区域教育科研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结合区域教育实际情况,不断提升教育科研的水平与质量;加强教育科研管理,创新机制;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努力形成区域教育科研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70.
陈玉忠 《体育科研》2011,32(2):8-12
上海“十二五”规划将建设生态城市列为未来发展目标之一。体育生态是建设生态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契合了当前体育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研究提出应从以下几个路径建设上海体育生态城市,实现上海体育“十二五”时期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加强体育设施的规划和科学论证,通过生态体育提升上海的“软实力”;倡导全民生态体育理念;形成上海独特的体育自然、人文生态;关注民生,通过生态体育建设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借鉴国外体育生态建设的经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