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258篇
科学研究   95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120篇
综合类   45篇
信息传播   9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The paper is dedicated to solving the generalized periodic discrete-time coupled Sylvester matrix equation, which is frequently encountered in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The solvable condition and a iterative algorithm for this equation are presented. The proposed method is developed from a point of least squares metho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method is testified by theoretical analysis, which shows that the algorithm can solve the problem within finite number of iterations. The presented approach is numerically reliable and requires less computation. A numerical example illustr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aised result.  相似文献   
92.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ptimal solution to asteroid soft landing problem, on the base of θ?D control technique and disturbance rejection mechanism. The control objective is to drive a probe to reach the surface of an asteroid with a desirable line-of-sight angle and zero velocity, eliminating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disturbance. Firstly, elementary θ?D technique is applied in the absence of disturbance to tackle the nonlinear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Secondly, the disturbance is estimated in the fast-estimation framework with explicitly bounded estimation error. Afterwards, an integrated control protocol is presented in a feed-forward structure by the aid of an additional variable-structure term to ensure stability under time-varying disturbanc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elementary θ?D method and robust θ?D method are presented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demonstr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protocol.  相似文献   
93.
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婧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3):115-117,126
辅导员是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新生事物的独立学院,如何组建辅导员工作队伍、建立新时期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管理的有效机制,如何从根本上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整体水平,是当前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最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94.
国际儿童数字图书馆(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igital Library,以下简称ICDL)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儿童文学在线书库,是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为儿童服务的数字图书馆。ICDL着眼于儿童的阅读行为,实现计算机科学家、图书馆员、教育工作者、学校教师、平面设计师和儿童的合作研究,让儿童参与,为儿童设计。文章通过介绍该数字图书馆的背景状况、资源收集、信息组织、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系统揭示了该馆的成功经验和独特优势,并通过实践操作分析其存在问题,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科学展望。  相似文献   
95.
苏志伟 《精武》2013,(35):53-53,55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重庆市7所独立院校体育课评价方式以及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独立学院的体育课评价内容和形式单一,体育课考试的目标不合理;体育评价标准太单一。因此,提出独立学院体育课应将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次评价,同时还应将学生的努力程度,取得的进步幅度也放在评价范围之内,培养其终身体育锻炼的健康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6.
为了发展导弹和火箭事业,我国在1956年成立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之初,五院从测绘和仿制苏制P-1导弹开始,最终在苏制P-2导弹的基础上,于1960年仿制成功了“1059”近程导弹。本文通过采访当年的亲历者,从个人的角度还原了五院组建初期的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97.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对成都体育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体育学院等四川省高校部分篮球专选学生临场执裁比赛中,存在球场上执裁能力较差的现状进行调查,从专选学生裁判员对篮球竞赛规则的掌握程度、裁判法的熟悉程度、自信心不足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求更好地提高篮球专选学生篮球裁判执裁能力,并为今后高校篮球专选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篮球裁判执裁者的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8.
高校独立学院的特色培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学院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却具有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目前独立学院的发展在全国很不平衡,各地的办学模式、管理运行机制、办学特色等方面都参差不齐,一些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遇到了一些困难。如一些独立学院只管招生不管培养,是本科的招生,专科的培养模式;或独立学院只是一般本科院校的简单、低级的复制,没有自己的特色。目前国内就如何办好独立学院,如何创建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仍停留在实践摸索阶段。从理论上总结独立学院办学的经验教训,研究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与办学思路,探索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相似文献   
99.
福建教育学院高职生校园人际关系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编问卷对福建教育学院高职学生进行校园人际关系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学校高职生校园人际关系总体状态良好,但宿舍人际信任度不高,其中男生宿舍人际关系明显好于女生宿舍人际关系,一半左右学生至少偶尔会在班级中感到孤寂。师生关系融洽,但是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老师能给予他们更多关注。同时。样本总体的人际能力水平较低,有待进一步教育引导提高。这值得学校思政工作者注意。最后提出了在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0.
《诗经》、《尚书》、《周礼》、《礼记》等经籍提到的“禷”祭(又作“類”祭),是上古中国一项有着深厚民俗文化背景和深远历史影响的祭仪。不幸其礼早亡,汉儒已经难究其详。影响及今的《尚书》古文家说和郑玄《礼记》注等,将“禷”祭解为祭天之礼。但根据经籍中的记载来看,“禷”祭指的是当国有大事时,向上帝或社稷宗庙祈福禳灾的一种“祷祈”仪式,与祭天之礼并不是一回事。据《说文解字》等书,“類”字本义是一种犬,可能是白犬。“禷”祭应是指特以“類”为牺牲的祭仪。《山海经》等说“類”具有“自为牝牡”的神奇特性,这与该书所记“白犬有牝牡,是生犬戎”的传说非常相似。在先秦文献中,“類”字常用来指出自同一祖先的子孙后代。这些材料表明“類”与古代中国某些族群的祖先神话有着密切的关系。“禷”祭之形成,正植根于此种观念之上。“禷”祭当属于曾广为流行于上古中国北方地区的犬祭礼俗中某种特定的类型,它的消亡可能与周人颇具理性色彩的的礼制改革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