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70篇
教育   1626篇
科学研究   628篇
体育   657篇
综合类   29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文章对安徽省高校图工委28年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对其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2.
福建省的土地经济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在全国“八五”福建省土地资源遥感调查数据基础上,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模型分别计算土地生产率、土地利用程度、土地投入强度和土地利用集约度。结果表明,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地区的县土地生产率高,而分布在丘陵地区的县土地生产率低。用,福建省;土地经济评价;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993.
为全面反映地方政府建设用地供给行为对人口生活、生产活动地点选择的影响,明确建设用地供给结构变动影响人口流动的机理,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三类主体的一般均衡模型,利用模型的求解和数值模拟,提出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利用2001-2013年山东省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门限回归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建设用地供给结构对人口流动的影响方式。研究发现:①建设用地供给结构对人口流入呈现出特殊倒U型的影响方式,在(0,0.823]和(0.823,∞)两个区间内,建设用地供给结构对人口流入影响的偏回归系数分别为2.307 2、-2.133 1,处于不同区间时,建设用地供给结构对人口流入的影响方式存在明显差异;②建设用地供给结构对人口流入影响的偏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小于人口规模(26.617 3)和城市区位(11.445 5),但是大于基础设施投资水平(1.399 5),说明建设用地供给结构对人口流入的影响程度介于人口规模、城市区位与基础设施投资水平之间,其对人口流动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地方政府可以利用建设用地供给结构作为工具,根据自身对人口流入的实际需求采取差别性的调控方式,吸引或引导人口流入或流出。  相似文献   
994.
河北省科技查新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子媛 《现代情报》2011,31(4):121-123,127
本文以河北省科技查新机构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了河北省开展科技查新服务工作的现状,进而指出河北省科技查新工作在查新机构、查新用户以及查新管理者三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5.
鲁北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及开发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吕建树  刘洋  张祖陆  李静  王学 《资源科学》2011,33(9):1788-1798
鲁北滨海湿地是山东省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对其开发潜力进行评价可为该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提供依据。针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从资源禀赋条件、旅游开发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客源市场条件等4个方面建立一套包含42个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多层次灰色评价系统,对该区19处代表性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较为合理,可信度较高;针对研究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均集中在Ⅰ级-Ⅲ级、总体上资源开发空间大的特点及各地市间开发潜力的差异,提出了构建"一体两翼"的大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带的总体开发战略和各地市的开发分工体系,并确定了相应的开发时序和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996.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瓶颈突破与发展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实验室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是依托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的科研实体。1992年,辽宁省陆续有计划、有重点地依托大学、科研院所组建了一批重点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能够持续增强辽宁省科技创新能力、获取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科研基地。为进一步促进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健康、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辽宁省重点实验室面临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和发展重点实验室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7.
邓媚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2):100-106
利用广东省及国家2017、2018年度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披露的统计数据,从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和转化方式构成以及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等方面,对比分析广东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进展和存在问题.结果发现:产学研合作在广东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中占比高,广度和深度均领先于全国,与企业共建创新平台已成为产学研合作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科研人员对离岗创业大多持保守态度,但积极参与创设和参股新公司,将创新资源布局及技术服务触角从成果转化链条前端向后端延伸.同时,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存在高质量可转化成果供给不足、作价投资转化方式占比低、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基于分析结果,从绩效评价机制改革、赋权改革、专业机构建设和全流程管理、专业教育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推动广东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加大步伐,使其成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98.
陈柳言  赵鑫  朱玉春 《资源科学》2021,43(6):1077-1087
河长制是中国解决复杂河流治理问题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全面推行河长制,使其更好地嵌入于河流治理的结构和过程,是推进河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江苏省、湖北省677份实地调研问卷,运用Logit模型剖析了农户参与河流治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分析了农户作为社会公众,参与河长制对河流生态环境治理效果的影响,比较了在决策、管护、监督3种参与方式下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①农户的综合素质、政府的支持与鼓励以及规章制度和反映渠道的完备程度均显著影响农户参与河流治理;②农户参与河长制将有效提升河流生态环境的治理效果,对提高村庄河流治理水平有显著促进作用;③决策参与、管护参与、监督参与对提升村庄河流治理水平的净效应分别为19.8%、23.7%、31.4%,说明以监督方式参与水环境治理对河长制治理水平的促进作用最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重视公众参与力量、完善公众参与制度、构建河流长效治理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9.
孙双利 《科教文汇》2014,(4):34-34,46
河南省民办高校教育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如:对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不够、结构不合理、流动性过大等问题。要克服这些问题,河南省民办高校需要从政府扶持、积极改善自身管理制度等方面采取措施,达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河南省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利用协调性评价——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永祥  吴成基 《资源科学》2006,28(1):192-197
地质遗迹及地质公园旅游近年来得到了很大重视,但随之凸现出保护与利用的协调性问题。应用专家评价法对陕西省25处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利用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得到其所属的五种保护与利用协调性类型。结果表明,保护不好必然带来利用不好。评价将其划分为保护利用偏差型、保护偏好利用偏差型、保护利用一般型、保护偏好利用一般型、保护利用偏好型5种类型,各种类型遗迹点的评价特征值分布显示出各自的聚居范围,建立的几何图法则有助于精确解析问题。在评价因子的选取时兼顾了资源对象、环境对象与组织对象3个方面。结合中国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的实际,保护评价选出7个因子,利用评价选取了6个因子,这些因子基本涵盖了协调地质遗迹保护和利用矛盾时应考虑的问题,在全国亦具有典型性。因而,这种方法也适合于全国其它地区的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的保护与利用协调性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