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218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20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宣传时代主旋律,是社会主义媒介的基本职责,积极创新主旋律题材报道。更是都市报“主流媒体”意识觉醒的必然选择。“海西”建设作为福建发展的主旋律,《海峡都市报》在十七大前后连续推出两组“海西”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在报道的模式、视角、写作风格等方面积极创新。《海峡都市报》创新主旋律题材报道,是优化报业结构、追求主流化、强调以受众为中心的体现。  相似文献   
62.
李晓倩 《兰台世界》2020,(2):118-120
黑龙江地区早在1946年初就以分配"敌伪"土地为契机开始了土地改革。"夹生饭"问题发生于土改运动初期的1946—1947年,是当时基层干部对清算分地不彻底现象的一种形象概括,其产生说明中共与农村基层社会互动的最初尝试遭到挫折。为扭转这一局面,各省适时调整政策"放手发动群众",通过"砍挖"运动、"小诉苦会"、"诉苦大会"、"东村斗西村"等方式最终煮熟了"夹生饭",并为土改运动全面胜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3.
王大丽 《新闻大学》2020,(2):55-68,121
1932年,在蒋介石南京国民党集团的主导下,中央通讯社、《中央日报》、中央广播电台集中进行了以物质和技术的更新、组织结构的优化、新闻业务的专业化、媒体经营的实践和新闻观念的发展为特征的"现代化"改革。改革虽然基本达到了"提高中央宣传机构实力的同时塑造民主形象"的预期,但受制于诸多因素,三大党营新闻机构在对现代化的长期贯彻中,常常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相似文献   
64.
近年来的舆论调查显示,新闻媒体是中日两国民众了解对方国家的最主要渠道。而媒体报道的内容和姿态,对公众舆论的影响力举足轻重。鉴于此,笔者考察分析了2008年《人民日报》的对日报道、《读卖新闻》的对华报道。日本报纸过多的负面报道,对突发性事件的炒作,是导致日本民众对中国好感度下降的重要原因。中国报纸以两国关系的大局为重,客观冷静的报道态度,使中国民众对日感情发生了积极的转变。  相似文献   
65.
《解放》运用一个崭新的舞台艺术样式、一个崭新的戏剧艺术陈述、一个崭新的民间艺术表达、一个崭新的传统艺术重建,揭示了“妇女解放是人类解放的价值尺度,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  相似文献   
66.
日常生活理论是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视阈,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两个领域自身的特点及变化、理论在两个领域中表现出来的需要、形式和机制等差别决定了理论传播的差异,因此理论在非日常生活中主要通过显性传播,而在日常生活中主要以隐性传播,通过文娱休闲活动载体隐性负载、内隐于日常生活中的制度、日常消费的合理建构、日常人际交往等活动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67.
基于自建的《深圳特区报》小型语料库,本文从认知隐喻学角度考察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媒体中的认知隐喻,发现战争隐喻最为频繁,远远超出其他常用隐喻。这一隐喻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概念网络系统,涵盖了抗疫的方方面面,对于抗疫的性质、参与人员的构成及责任,以及各种抗疫行为作了全面、形象的描述。战争隐喻如此突显,与隐喻的相似性本质、疫情特点以及举国体制下的抗疫现实有关。  相似文献   
68.
1919年的“诗体大解放”促使新诗产生,然而不少诗人、诗论家在这一时期突然开始提倡诗律的价值,这表明人们对诗律的认识存在着强烈的反复状况。诗律价值的回归其实一方面源于新诗创作的实际——新诗本身在艺术表现上的贫乏、形式的粗糙,使得不少批评家开始呼唤诗歌的音节效果;另一方面源于批评家对诗律的重新认识——不少批评家认识到诗律是诗歌形式的本体要素,它有助于诗歌情绪的表现。这一时期诗律价值的回归,主要不是声律价值的回归,而是西方音律观念进入中国的前期预备。  相似文献   
69.
在整个中国近代报刊史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当属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公报》了,而把《大公报》推向中国报刊史乃至世界报刊史前端的应该是1926年9月1目由昊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驾马车”舍组新记公司接办的《大公报》时期。这个时期《大公报》实行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即“四不主义”办报方针和经营策略,才真正使《大公报》深得民心、名震中华、响誉世界。这种巨人的办报精神,对当今的媒体而言也有一种很好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0.
以《广州日报》在社会体育方面的报道为样本,主要通过内容分析法、访谈法等对其在社会体育报道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广州日报》社会体育报道在选题、报道方式上有创新性,内容上反映其积极引导民众的传统体育观全面提升为新的运动观的报道理念,总体上反应出一个大众传媒在全民健身推广中应有的态度和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