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218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20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所取得的第一场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对于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走向现代化,树立了一座伟大的历史丰碑。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搞清楚它在中国近代史、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中的历史地位,对于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开创未来,实现民族振兴的神圣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申报》经营管理的史量才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报》1872年创办到1949年终刊,几经易主,但它注重经营的理念却一以贯之。1912年易主史量才之后,《申报》的经营管理进入其发展历程中的黄金时期,成为中国最富代表性、经营最成功的一张商业报纸。  相似文献   
93.
《广州日报》树立符合时代进步的新理念 ,改变了新闻报道居高临下的形象。内容上贴近受众的需要 ,报道受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评述受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反映平民的生活与情感。形式上贴近受众的喜好 ,吸引受众参与 ,强化传受互动 ,采用受众喜爱的表达方式。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平民情结。  相似文献   
94.
从1964年的《单向度的人》到1969年完成的《论解放》,马尔库塞在这短短的5年之间完成一个“大悲大喜”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与60时代的社会大背景密切相连。从悲观走向乐观是一种逐步推进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它是马尔库塞积极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
短信文学是一种真正来源于日常琐碎生活的文学形态,它大都是由草根创作,注重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描述普通人的生活现象或本质,发掘和记录人类具体而实在的日常生活体验。通过对现当代文学发展史的考察发现,短信文学是一种最本色的对底层生活的自我叙述,标志着底层文学的崛起。短信文学以日常生活为叙事主体,在对日常生活丰富感性的体味和实现其感性满足的过程中,推动着文学理论走向一种生活的诗学。  相似文献   
96.
与中国共产党几乎同时诞生的党报事业,历来被党作为宣传组织的工具所重视。但是由于缺乏新闻工作经验,苏区时期及延安早期,中共党报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党报理论未形成体系,党报的报道模式固化等。整风运动前,延安革命根据地所处的历史、社会环境等决定了中共党报存在诸多问题,整风改版在当时是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97.
知识是人类理性思维不断作用于客观世界的结果。在我们的日常思维中,离不开两种基本的推理:必然性的推理和或然性的推理。在前一种推理中,数学和形式逻辑起主要作用。而后一种推理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可能更普遍,而且更广泛地使用非形式推理。非单调推理就是一种非必然性的推理,它的不确定性、语境依赖性和容错性等特征,是人们日常思维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98.
关于灾难性新闻的报道,越来越透明、及时,汶川地震报道可以说是我国新闻报道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玉树地震报道则是媒体在灾难报道上的又一个突破。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在玉树地震报道中的评论为研究对象,运用个案研究法进行分析得出:新闻评论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可以起到引导社会舆论、开展社会宣传的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
依据《申报》办刊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把《申报》广告代言人的演变划分为四个时期,即:产生(1872—1912)、发展(1913—1930)、成熟(1931—1937)和没落(1938—1949)。指出《申报》在广告代言人代言方面的若干做法对于今天的中国广告业仍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0.
汪曾祺的小说大都描写家乡高邮地区已经逝去的传统日常生活,茶楼、米店、酱园的生活,更夫、地保、瓦匠、挑夫、锡匠、木匠等这些现代几乎不存在的职业,都进入了其审美的视野,这种审美的关照使作者笔下的传统日常生活带有了一抹诗意的光环。这种传统日常生活的诗意守候除了受其所受文化、个性气质影响外,最主要的在于作者的艺术机制,这种艺术机制的核心观念就是对"和谐"矢志不移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