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3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36篇
教育   1827篇
科学研究   1334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67篇
综合类   8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98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335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论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学术信息资源保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图书馆应该而且能够承担网络学术信息资源保存的重任。目前,高校图书馆通过学科资源导航、学科信息门户、特色馆藏建设等方式选择、获取并保存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增加充实馆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2.
公共产品理论视野下图书馆产品的生产与供给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熊伟 《图书馆杂志》2005,24(4):9-13
图书馆产品的本质属性是准公共产品。其生产可不以营利为目的,也可以营利为目的;可由政府投资,也可由社会力量投资;可采取公共生产方式,也可采取非公共生产方式;可实行事业型生产,也可实行产业型生产。公共供给、市场供给和混合供给是图书馆产品供给的三种基本方式。混合供给方式较之公共供给方式和市场供给方式有更高的效率。图书馆产品生产与供给有多种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53.
网络隐私的安全防护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网络隐私的概念、产生原因、保护范围和安全现状的分析,从技术与应用的角度对网络隐私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一些安全防护策略。  相似文献   
54.
九江学院图书馆整体千兆网络升级改造方案和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九江学院图书馆为例,简述升级千兆网络所涉及布线方案、网络硬件设备及辅助设备等几个方面的改造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55.
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建设的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文阐述了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在信息资源建设、网络服务平台构建等方面的总体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56.
网络文化与图书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文阐述了网络文化的基本内涵,全面分析了图书馆与网络文化的关系,研究了图书馆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图书馆应采取的相关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57.
论文在分析网络分类法与传统文献分类法差异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外网络分类法的特点、问题、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网络分类法理论与实践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8.
网络信息过滤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系统地研究了网络信息过滤的主要方法,包括分级法、URL地址列表法、自动文本分析法和图像识别技术等,指出了每种方法的主要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网络不良信息过滤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9.
Currently, about ten Goryeo dynasty (918–1392 CE) sutra boxes are preserved in museums in Korea, Japan, the United States, the Netherland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This article is the result of an examination of a sutra box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Rijksmuseum, Amsterdam (hereafter ‘Rijksmuseum sutra box’), which was first introduced to a European audience in the Transaction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in 1913–1914. The Rijksmuseum sutra box differs from other Goryeo sutra boxes. With its altered structure and modified motifs, this box bears significant value, not only for the research of thirteenth-century Goryeo mother-of-pearl art, but also for the study of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s in East Asian lacquer art.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date of manufacture of the sutra box by analysing the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and its various original and modified parts. For this, an X-ray radiograph was carried out for the first time. As a result, discoveries have been made regarding the structure and decoration of the lower part, which has been modified and is different from Goryeo mother-of-pearl sutra boxes. Finally, this paper reconsiders conservation and repair of Goryeo sutra boxes, as illuminated by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and repaired parts of this box.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