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9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结合盖斯凯尔夫人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包括独身女性形象、劳动女性形象和堕落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告诉人们女性也有能力去服务社会,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相似文献   
32.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浪漫时期小说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作者尽管生活在英国文学史上的浪漫时期,但她的作品却充满了新古典时期的理性文学理念。班纳特夫人在这部作品中被描写成把"嫁女儿"视为其一生"最大的事业"。班纳特夫人的这一"崇高"理想,揭示了英国当时的中产阶级女性在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的社会现实,进而反映了她们所处的社会地位。而伊丽莎白这一形象则让我们看到了转型期的英国社会中,妇女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  相似文献   
33.
克拉丽莎·达洛维是随着所处环境的不同变幻特征的一个人,她却是她自己,有她自己对生命、信仰和爱的看法,解读这一人物形象,可揭示伍尔夫超脱于现实生活之上的小说结构及其内在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34.
文章以叙事学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理论依据,剖析了伍尔夫小说《达洛维太太》的叙事特色——“多角度叙述”,揭示出伍尔夫富于女性主义特色的小说叙事策略。《达洛维太太》的叙述视角属于典型的“第三人称人物有限视角”,其根本特点就在于叙述声音与叙述角度的分离,由于这一手法的使用,小说中的叙述视角得以在多个人物之间自由流转,从而使小说中的人物呈现出多重自我.伍尔夫由此确立了女性的自我意识,消解了男性的自我中心,实现了男性自我与女性自我的平衡。  相似文献   
35.
华伦夫人是一位风姿绰约、美丽温柔、善良敦厚、无私忘我、乐于助人的令人敬佩的女性形象,在卢梭成长为世界文化名人、著名思想家的过程中,凝聚着华伦夫人的一份心血,因而她有理由分享卢梭的伟大和光荣。  相似文献   
36.
《红楼梦》中的王夫人重用亲侄女王熙凤管理贾府事务,自己实际上是扮演了贾氏家族掘墓人的角色。她是符合封建传统观念的贤德媳妇和慈爱母亲,但为了“通共一个”的宝玉,她成了整治“妖精”的信佛人,成了大观园“理想国”的毁坏者。假如曹雪芹完成了他的杰作,最有可能对宝黛爱情施以终极打击的应该是这位不言不语、心有主见、关键时刻很会下毒手的封建家长。  相似文献   
37.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黑人文学的先锋,她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享誉美国文坛。从此,黑人女性不再沉默,开始探索自我的出路。作者刻画的布里德洛夫太太向人们展示了处于夹缝中的“第三类人”——黑人女性寻找自我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38.
湘水女神、汉水女神本不是一路神仙。包括楚辞在内的相关文学创作,用典精妙,当不存异议。然而,有当代学者认为屈原在《离骚》、《九歌》中改汉水女神为湘夫人,近来又有学者撰文认同此说。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湘水女神出处较清楚,汉水女神有待进一步考证。而真正把两路神仙拉到一起的是曹植的《洛神赋,》而不是屈原的《九歌》。  相似文献   
39.
弗吉尼亚.伍尔夫过早地面对了亲人相继离去,加之所承受的作为女性的困扰,以及弗洛伊德死亡本能理论的影响,使得她感到每一个人都不能走出死亡的阴影。然而,伍尔夫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人们所普遍认知的其作品中包含着死亡主题,更在于她对生和死的深邃思考。笔者以《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海浪》三篇名作为范例,分析了伍尔夫生死循环的死亡意识。  相似文献   
40.
在《到灯塔去》中,作者从女权主义视角着力打造了两个女性人物——拉姆齐夫人和画家莉丽.布里斯科。前者集中了博爱宽厚、甘于吃苦的女性气质,后者体现了作者独立自尊、知性超脱的女性观念。这两个人物的精神世界构建了一座理想的20世纪女性的精神小屋,体现了作者对女性现状的独特反思及其独到的美学观和人生观。虽然这座精神小屋由于设计者伍尔芙本人特殊的生活环境和脆弱的身心条件,弥漫着淡淡的忧伤,但它浓缩了英国上层中产阶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段动荡时期的精神世界,反映了英国的社会和文化,蕴涵着作者的社会历史感和对两性身份与创作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