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1075篇
科学研究   128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98篇
综合类   89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1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欧盟的东扩给欧洲所力主推行的防务一体化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新成员的加入带来了新的问题,同时加剧了欧盟内部在防务一体化上原本存在的问题如防务目标相异、实力与目标不相称、防务能力的结构性缺陷、受美国影响加深,这些问题是欧洲防务一体化所无法回避的,它们的解决有赖于扩大后的欧盟的整合。  相似文献   
152.
论城市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的初步理论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质量的提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城市生活质量是体现城市价值与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本文对目前我国城市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科学测量城市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53.
生活章节     
Life is like a book with many different chapters. Some tell of tragedy, others of triumph, some chapters are dull and ordinary, other intense and exciting.  相似文献   
154.
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让每一个学生从他们各自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课本内容互相作用,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应当随时随地的利用身边的素材建构为学生学习有意义的数学。从“生活经验”出发,而不是从“生活情境”出发。建构生活与数学之间的桥梁。要善于借助现实的、有趣的内容沟通生活数学与书本数学的联系,在较高的层次予以整合。最终能上升到“数学模型”——书本数学。  相似文献   
155.
从德育环境的角度,客观地分析了社会转型期发生的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对学校德育工作产生的负面影响.具体分析了家庭教育环境、校园周边环境、网络文化环境、影视书刊传播媒体等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6.
《读书生活》是在共产党领导的“左联”和“社联”的革命文化工作者的影响和推动下,由李公朴等爱国人士于20世纪30年代创办的进步刊物。读书生活》中别具特色的栏目内容,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作用,为今天的知识界提供了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157.
"逍遥游"无疑是庄子的毕生追求.笔者以为悟得"物化"之意,才可达于"逍遥"之境,故"物化"是庄子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既涉及"万物与我为一"的内涵,又涉及庄子的生死观问题,深究其思想来源,可追溯到中国哲学的主要特点--天人合一思想.总之,"物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哲学概念.  相似文献   
158.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往往受到母语知识的影响,在认知心理学中将其称为母语迁移.当母语规则与英语规则出现差异就会形成语言的负面迁移,从而造成语言错误及学习困难.要克服母语的负迁移,就应尽可能地为自己创造逼真的英语环境,才能学会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159.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作为社会选拔人才最重要的机制,经历了持久、复杂的改革历程。为了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国都在认真思考高等教育和大学入学考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0.
This paper, which is particularly centered on the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is the first half of a detailed study of selectivity in Whitehead’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Here, by setting forth the analogy between the creative process exhibited in Whitehead’s Theory of Prehensions and the learning process through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rm, ‘prehending subject’ as ’learner,’ I argue that selectivity, via ‘negative prehensions,’ is the efficient motive power at work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Various concrete classroom examples of selectivity are alluded to, which lend support to this thesis. With clues from the Aims of Education, by reading the theory of prehensions with some conceptual modifications made for the purposes of education, I present the perspective that, as one side of a logical contrast, Whitehead’s theory of prehensions can be said to be conducive to a critical pedag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