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95篇
教育   56篇
科学研究   135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1998年夏季(7,8月)藏北降水的某些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AME-Tibet加强观测期间所得到的青藏高原不同地点的降水量资料,初步分析了1998年7月和8月夏降风降水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藏北高原夏季风降水的分布是纬度效应和海拔高度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7月份降水量的纬度效应要比高度效应明显,而8月份的降水量不但具有一定的纬度效应,也具有一定的海拔高度效应。7月∽8月份的降水量主要表现为随纬度的分布特征,但它也受到海拔高度效应的修正,即由于地形对降水的再分配过程,使得某些测点降水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由于青藏高原地表状况复杂,其上的降水显然应当同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要简单地区分各因子的作用是较困难的。  相似文献   
222.
水分是制约黄土高原丘陵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主要限制性因子。本研究通过选择陕北黄土高原丘陵区鱼鳞坑、水平沟和天然封育3种不同措施,研究近地表的气温、空气湿度、风速以及地温等小气候特征,揭示不同水保措施下近地表小气候的变化规律。经试验结果综合对比,3种水保措施改善小气候能力的强弱为:水平沟〉鱼鳞坑〉封育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