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李峰  王毅  李枚毅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2):17-20,73
该文采用基于小波的降噪理论,研究了水下舰船辐射噪声的被动声纳降噪问题,在舰船辐射噪声的建模与仿真条件下,分析对比了不同方法对舰船辐射噪声信号降噪的效果,并分析比较了利用各种小波基和采用不同阈值条件下对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的效果.该研究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进行小波包软阈值去噪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被动声纳降噪提供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2.
Literature that vividly and explicitly describes (often in the form of testimonies from one or more characters) traumatic and/or catastrophic events of human history poses particular challenges for readers. This article proposes testimonial response as one approach to responding to these “risky historical texts.” By way of introducing testimonial response, the article outlines a three-part framework. After considering how testimonial response extends and complements other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response to give readers a fuller experience of risky historical literature, the article applies the framework of testimonial response to the picture book, From Slave Ship to Freedom Road.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implications for bringing risky historical literature and testimonial response into the classroom.
James DamicoEmail:
  相似文献   
33.
"船"的形象经常出现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由"船"这一形象隐射出来多种喻义,将"船"的隐喻形象由具体域的结构投射扩展并上升为认知的抽象域的投射,在隐喻学的视角下,选取三部西方文学经典中"船"的形象进行解读:作为救赎之舟的圣经中的诺亚方舟,作为容纳人类罪恶的"愚人船"和作为探索茫茫宇宙真理的波特的"愚人船"。赋予了具体域的"船"以一种全新的话语权和抽象深刻的话语范围,可以深化对文学作品中的隐喻思维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34.
略论清政府经营轮船招商局的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的航运业是被迫开放的最早行业之一,也正是在这个行业,清政府比较成功地利用了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在客观上提供的有利条件,借鉴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营管理方式,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招商局从成立伊始就是为外资航运业的对立面出现的,在洋务派的扶持和保护下,轮船招商局采取切可行的措施,努力扩充自己的力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封建的清政府终究不能使它在竞争取得彻底的胜利。  相似文献   
35.
民间传说是人类化心理的历史积淀,深深地植入了种族的记忆。艾特玛托夫和陈忠实将其激活,作为虚景插入到《白轮船》与《白鹿原》的创作中,章试图通过对这两部当代中外名作的比较,来探讨在现实情景中设置虚景这一叙事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