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74篇
教育   2656篇
科学研究   209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228篇
综合类   200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5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502篇
  2012年   493篇
  2011年   547篇
  2010年   457篇
  2009年   500篇
  2008年   481篇
  2007年   485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During the last decade games have arguably become the largest form of leisure information systems (IS). However, today games are also increasingly being employed for a variety of instrumental purposes. Although games have garnered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research attention during the last decade, research literature is scattered and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a clear and reliable understanding of why games are being used, and how they are placed in the established utilitarian-hedonic continuum of information systems. To address this gap, we conducted a meta-analysis of the quantitative body of literature that has examined the reasons for using games (48 studies). Additionally, we compared the findings across games that are intended for either leisure or instrumental use. Even though games are generally regarded as a pinnacle form of hedonically-oriented ISs, our results show that enjoyment and usefulness are equally important determinants for using them (though their definitive role varies between game types). Therefore, it can be posited that games are multi-purpose ISs which nevertheless rely on hedonic factors, even in the pursuit of instrumental outcomes. The present study contributes to and advances our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understanding of multi-purpose ISs and the ways in which they are used.  相似文献   
992.
选取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作为数据来源,从学-学合作、学-研合作、学-产合作三个维度,从整体概况、年度分析、核心高校三个层面,对2000—2014年间的学研产合作发展动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学-学合作、学-研合作、学-产合作虽在个别年份有波动,但总体上处于稳定上升状态,高水平、高层次的学研产合作将成为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作计划项目等方面的主流。  相似文献   
993.
运用40个国家或地区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进口对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进口对一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保险进口对发达国家中高技术密集度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促进作用较大;运输通讯进口有利于发展中国家高技术密集度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提高;商务服务进口对发展中国家中技术密集度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升级的促进效应较大。  相似文献   
994.
创新是装备制造业的命脉,故基于沈阳装备制造业2008—2015年数据,将创新过程分为基础研发阶段和转化成效益阶段,使用DEA方法中的CCR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同行业在不同阶段的创新效率并无一致性;总体上在基础研发阶段的创新效率要高于转化成效益阶段,并且在转化成效益阶段的效率水平处于逐年退步的状态。最后用系统聚类方法对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创新驱动路径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5.
运用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开发验证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量表,阐释影响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展的内在和外在因素,进而结合资源配置市场化分析科技中介服务发展模式选择,角色定位、目标选择、发展路径与实现手段,最后提出市场化资源配置下区域科技中介服务模式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6.
从企业"走出去"的视角,分析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应用PPP的合理性,并重点探讨PPP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应用方式,包括应用条件、步骤、合作结构和风险等。  相似文献   
997.
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种业科企合作实现机制的理论研究框架,采用西部6省48个科教单位的433份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实证分析目前种业科企合作的现状以及合作机制要素对科教单位参与合作的影响程度。并提出完善种业科企合作机制关键在于加强合作的深度,实现合作体内部的制度的明晰以及外部环境的引导与支持。  相似文献   
998.
由于信息非对称的影响,选择优质的合作伙伴是技术转移活动的关键。结合技术转移特征,引入专用性资产,构建技术转移信号博弈模型,识别并验证专用性资产作为信号传递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清晰性。研究表明,专用性资产在技术转移选择阶段作为传递信号可以弥补信息非对称的不利影响,提高技术转移的发生率,提升技术转移的质量。  相似文献   
999.
基于孵化周期对宏观科技企业孵化器生态系统就业创造的影响机理,提出一种评估宏观科技企业孵化器生态系统就业效能的度量指标。基于该度量指标,使用我国宏观科技企业孵化器生态系统的就业数据,实证分析我国宏观科技企业孵化器生态系统所创造的就业形势。同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一种评估宏观科技企业孵化器生态系统就业效能的灰色预测模型,并使用我国宏观科技企业孵化器生态系统的就业数据对其进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000.
对广东专业镇研究文献进行时序分析及分类述评,挖掘新常态下专业镇发展的难点,并指出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寻求更具创新意识的思想市场;强化国退民进、创新先行,积极营造环境、做好服务工作;直面发展挑战、统筹协调,形成多主体共创共赢发展格局,是专业镇实现创新发展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