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89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工业题材电视剧的式微已经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但对于产业工人形象在当代题材电视剧中的缺失却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产业工人经济地位弱化与工业题材电视剧市场竞争力不足是产业工人形象缺失的深层次原因,这种缺失主要体现在工业题材电视剧体量不足和都市题材电视剧中产业工人形象的边缘化与负面表达上,而这种现象势必潜移默化影响受众的职业选择,加剧当下的“用工荒”。  相似文献   
102.
加强广播电视声像档案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尧 《档案与建设》2011,(12):21-22
随着当今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特别是广播影视行业的飞速发展,广播电影电视系统中产生了大量的音像资料。由于人员素质、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种种不足,声像档案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档案的完整存放和日后的利用。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声像档案的管理工作,研究管理的发展趋势,实现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3.
广播电视新闻学具有实践性强、综合化程度高、技术业务发展快的特点,广播电视新闻人才的培养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践教学体系能否在传媒发展迅速、技术更新频繁的情况下跟上业界发展步伐。以现代传媒技术技能训练为基础,以新闻采编制作能力培养为主体,以节目创作为提升的三级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掌握传媒技术、熟练新闻业务、具备创新精神的新闻传播人才提供实践教学保证。  相似文献   
104.
根据幼教专业的特性,其语文教学应侧重于“说”和“听”两部分,更重视口头语言的交流性,以及交流的生动性和有效性,更侧重于学生将来毕业时的学以致用,实现尽快适应理想幼儿教师角色的目标。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细化了幼教专业语文教学的目标,以幼教的职业期待为指导,构建了幼教专业语文教学的具体模块:1.“古诗词音乐表演”模块;2.“生动演讲者”模块;3“话剧表演”模块;4.“科普主题墙”模块。  相似文献   
105.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信息时代的学习必须从机械的被动接受转向有意义的主动建构。教育电视如何在这种变革中契合新的学习诉求?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文章从教学应用方式视角切入,在深入剖析信息时代教育电视作为教育传播媒介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之后,对症下药地提出了"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这一新的应用视角。  相似文献   
106.
中国古代戏曲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民歌时调的影响。戏曲在故事题材的借用、演唱体制的引入、艺术表现手法的模仿、叙事技巧的借鉴等方面,都能看到民歌时调的影子,即使戏曲发展到明清传奇阶段,其演唱机制中,仍有许多深刻的民歌时调记忆。  相似文献   
107.
李伯钊对中国戏剧事业做出过很大贡献,但新时期以来对她的研究却是寥寥无几。本文勾勒了她一生的戏剧创作历程,分析了她各个时期戏剧创作的特点和总体戏剧艺术风格,并探求了她的戏剧创作形成"党的戏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8.
水浒戏人物塑造的典型特征是明显地赋予梁山好汉以文人的气质和行为,即文人化的草莽英雄。这是元杂剧中特有的文学现象,折射出了元代社会状况、剧作家的审美偏好以及广大受众的心理。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9.
《普罗米修斯》2012,30(2):161-170

Media studies research in the 1990s illustrated an incongruity between 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Australian community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at diversity on commercial television screens. Australian drama in particular received much criticism for its seemingly 'Anglo' portrayal of Australian society. Most of this former research was based on program content analysis and critical approaches to studying the media. From the mid-1990s, anecdotal evidence suggested an improvement in the casting of actors from culturally diverse backgrounds. This paper contextualises policy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s in the 1990s related to cultural diversity and presents new research undertaken within the commercial television drama industry.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status of cultural diversity and commercial television drama at the end of the 1990s, a casting survey of all Australian commercial drama programs broadcast in 1999 was carried out. This was complemented by interviews with industry personnel and a two-week content analysis of programming. The research establishes the degree of casting for actors from culturally diverse backgrounds and offers explanations for both improvements made over the previous years and the continuing obstacles faced by some groups in gaining a place in our popular drama programs.  相似文献   
110.
黄梅戏俗语理性意义的表里关系复杂多样:表里一致、表里分离、既一致又分离;理性意义类型有不同层次,第一层分四个大类:人生、社会、自然、事理,各大类下辖若干次类;理性意义还表现出重人生轻自然、粗鄙少文等特点。黄梅戏俗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色彩意义,如夫权至上、养儿防老、读书为高、相信宿命、信义交友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