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30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4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和理论,是毛泽东给我们党留下的宝贵财富之一。毛泽东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具有洗尘、团结、评价、约束、教育等作用。我们要掌握并运用好这一锐利武器,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92.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办学思想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之间有着极大的相关性。为了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就要科学地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保持办学思想的相对稳定性。同时要善于捕捉教育新的机遇,依法筹集办学经费,谋求教师、学生共同发展,以此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3.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创立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又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94.
如何提高反腐倡廉能力是我们党面临的严峻课题.本文试图从哲学的高度对转型期反腐倡廉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进行分析,为我党如何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作理论上的探索.对转型期反腐倡廉工作所处历史方位的分析,主要是从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两个方面来展开的.通过分析带来的启示有:转型期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在于改革和完善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转型期反腐倡廉工作的途径在于完善政治制度,加强腐败监督;转型期反腐倡廉工作的关键在于廉政文化建设;转型期反腐倡廉工作的基础力量是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95.
毛泽东思想内容丰富,包括政治、经济、哲学、军事、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毛泽东对于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勿庸置疑的,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从而形成的毛泽东思想,是我们长期的指导思想。然而,纵观毛泽东的著述和言论,对于法制方面的论说较少,甚至很多时候和法制精神相悖,其很多非法制的言行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法治要求更是背道而驰。这样一个伟人,为什么会在法制方面的成就有所欠缺?原因很多,可以从多个方面去分析,本文拟就其对法制认识进行剖析,试图找出其深层的原因,为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6.
高校扩招之后,高职生成为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他们给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本文在从多层面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生目前的思想、政治状况,为今后如何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的放矢的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7.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也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原则的提出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促成了毛泽东思想的酝酿、萌芽、形成与发展。思想路线的发展与指导思想的创新是有着必然联系的。  相似文献   
98.
增强《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效果的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课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必须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实践性。为此,《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应力求深入学生实际,创新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实践,从而不断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9.
创新教育是素质的核心内容,素质教育重视能力培养和轻松、愉快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中重视并留给学生“空白”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启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获得真正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0.
古印度因明与中国古代名辩学同是世界三大逻辑体系之一,它们都产生于论辩之中。在保证论证有效性上,因明与名辩学具有共性,这是它们同属于思维工具学科的前提。但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使这两种思维工具系统产生与发展的思想路数不同,目的不同,思维方法不同。因此,有必要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的方法,探讨因明与名辩学的“是什么”和“为什么”。从而充分认识它们内在的、独有的特质,是古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不同文化发展的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