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9篇
教育   1815篇
科学研究   16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4篇
综合类   13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The U.S.-China dispute surrounding 5G motivates further examination on China’s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While China’s challenges with various standard initiatives to the global standards regime peaked in the 5G dispute have attracted public interests, scholarly approach to the dispute is still limited. We place the dispute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long-standing attempts for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in ICT sectors. With enhanced economic power, China has pursued for pushing indigenous technologies in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which has been a core part of its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 policy. This paper examines China’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itiativ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nationalism. Our literature review identifies three pillars of techno-nationalism: state empowerment, growth orientation, and global connection. Then we investigate three cases of WAPI, TD-SCDMA and 5G and discuss how the patterns of 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have varied in the framework of techno-nationalism. Over time, China’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itiatives based on techno-nationalism have strengthened global connection and growth orientation, with increasing proximity to techno-nationalism of the Western style. In particular, China’s aspiration for growth orientation was much enhanced with the 5G standard initiative, compared to WAPI or TD-SCDMA, as it aims to be the first mover in the 5G race. Overall,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China’s national S&T policy has been moving from the ‘catch-up’ to the ‘first-mover’ strategy, but the transformation continues to take place in the framework of techno-nationalism.  相似文献   
62.
In this essay, I trace two aspects of the thought on the “Third World” in early modern China: how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revolution, and how to create a new China. While focusing on two trendy notions at that time, i.e. “Chinese revolution” (Zhongguo geming), and “nong country” (nongguo), I argue that the thought on the “Third World” in early modern China breaks free of the shackle of fashionable theories and draws upon local circumstances and China’s own repertoire of power when exploring an ideal of a new world. While the difficulty in confronting the “Third World” consciousness in today’s China is still overwhelming, the fact that we now remember “the spirit of Bandong” signals some progress.  相似文献   
63.
在文化视角下对我国三大球的发展困境及其出路进行了回眸与反思。提出文化视野下我国三大球的发展困境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层面:“金牌战略”的核心价值理念错误引导、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三大球文化创新意识和能力缺乏;制度文化层面:举国体制的时效性下降、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行政管理体制存在弊端;物质文化层面:三大球联赛职业化水平低、专业队伍建设及后备人才匮乏、教练员数量和质量限制。三大球的发展出路体现在精神文化层面培养政府和民众的三大球精神文化自觉意识;制度文化层面通过制度创新激活三大球自主创新的活力;物质文化层面推进三大球的市场化、职业化与产业化进程,凝聚复兴的物质力量。  相似文献   
64.
论抗战时期张闻天对三民主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抗战时期成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然而,即使在国民党一大孙中山重新解释的新三民主义中,也还包含有旧三民主义的内容,从而形成新旧内容杂陈、进步交保守并存的现象。这就给他身后的解释者们以各择所需、各唱各调的可能性。毛泽东号召共产党员应该如像他们研究共产主义一样,好好研究三民主义。张闻天关于三民主义发展性、真假三民主义等的研究,是抗战时期思想理论战线和抗日救亡的迫切需要,其研究成果,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战时期形成关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认识体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5.
利用2001年-2010年的MODIS陆地产品MODl3A3NDVI数据对三峡库区重庆段近10年来的植被生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三峡库区重庆段东部、中南部中高山区NDVI较高,西部川东平行岭谷区,长江干流及其支流谷地NDVI较低;地形和人类建设活动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②近10年来三峡库区重庆段植被活动总体上呈逐渐增强的趋势;③研究区植被活动出现极化的趋势,植被稀疏的区域植被活动进一步减小,植被茂密的区域植被活动保持稳定或增强,夏季最为明显;(D研究区6种植被类型中,阔叶林的NDVI最高,为0.6904;水生植被的NDVI最低,为0.5710。草甸和灌丛、灌草丛两种植被类型增长最为迅速,分别为0.6%和0.48%;⑤地形、坡度和地形起伏度是影响三峡库区重庆段植被生长状况最为重要的因素,三个因素从根本上决定了植被的空间分布与变化轨迹。其中,地形起伏是坡度与地形起伏度形成的充分条件,成为最根本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同时,人类活动已经成为该区植被退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6.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水系重庆段河道形态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邵景安 《资源科学》2008,30(9):1431-1436
三峡大坝建设引起的蓄水位变化(从135m、145m到175m)必将影响到库区水环境格局,特别是河道形态.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由库区人类活动所导致的陆生生境的变化,而对空间水环境形态的变化较少注意.本文借助多时段卫星影像监测和数字高程模型模拟,对三峡水库蓄水后河道空间形态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河道水环境格局发生较大变化.175 m水位正常蓄水后受影响干流河段主要分布于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涪陵-云阳段,重点是忠县长江河段,长江及其支流形成增幅深切曲流.万州以下河段,干流河道主要表现为峡谷,受蓄水影响不大,而主要是长江北岸支流受到较大影响,尤以开县小江流域最为显著.将形成湖泊型水体.同时,三峡水库蓄水以后,由于蓄水水位的季节变化,将形成新的水库消落区.河道形态和蓄水体类型的改变而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7.
乡镇干部的作风是目前讨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乡镇干部的作风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不满,长此下去,必将影响甚至阻碍农村经济、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并最终危及到农村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大局。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从教育和制度两个方面人手,将乡镇干部的作风建设抓好、抓实,使乡镇干部从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都有一个大的改进和转变,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68.
邓小平不仅继承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生产力的理论,而且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将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为首要内容的"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最根本标准,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相似文献   
69.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和保证.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受到多种价值观冲击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革新教育观念,而且要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和方法,完善教育机制,从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70.
通过分析三峡工程蓄水运行前后洞庭湖水体中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以及重要理化指标的变化,可以发现三峡工程对洞庭湖浮游植物群落及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运行后洞庭湖水体理化性质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为:水体含沙量下降,透明度增加,水体环境容量减小,水体流速减缓。近年湖体氮、磷等营养盐污染负荷有所加重,洞庭湖的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均有所增加,洞庭湖局部区域已出现了轻度富营养化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