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9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75篇
教育   1077篇
科学研究   1350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90篇
综合类   115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1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We analyse the impact of R&D cooperation on firm performance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four types of R&D partners (competitors, suppliers, customers, and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considering two performance measures: labour productivity and productivity in innovative (new to the market) sales. Using data on a large sample of Dutch innovating firms in two waves of the Community Innovation Survey (1996, 1998), we examine the impact of R&D cooperation in 1996 on subsequent productivity growth in 1996–1998. The results confirm a major heterogeneity in the rationales and goals of R&D cooperation. Competitor and supplier cooperation focus on incremental innovations, improving the productivity performance of firms. University cooperation and again competitor cooperation are instrumental in creating innovations generating sales of products that are novel to the market, improving the growth performance of firms. Furthermore, customers and universities are important sources of knowledge for firms pursuing radical innovations, which facilitate growth in innovative sales in the absence of formal R&D cooperation.  相似文献   
152.
研发产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特点分析——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投入产出理论,以上海2002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对研发产业的投入结构、销路结构、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影响力及影响力系数、感应度及感应度系数等重要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揭示了研发产业与相关产业间的关联效应和波及程度。  相似文献   
153.
基于遗传算法的R&D项目实物期权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坚  黄琨  陶树人 《科研管理》2004,25(2):44-48
为了有效地解决R&D项目评价中存在的多变量、多目标、多阶段、不确定性等复杂问题 ,本文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R&D项目实物期权评价模型和求解步骤  相似文献   
154.
面向企业核心能力的核心技术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郁培丽  樊治平 《科研管理》2003,24(2):73-76,40
本文阐明了核心技术对于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意义。指出核心技术不仅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而且是核心能力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关键。在分析目前我国R&D资源和效率状况基础上 ,确定了重点研究开发核心技术的R&D战略。最后 ,根据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一般规律和企业核心能力的内在要求 ,给出了选择核心技术进行自主研究与开发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5.
过去,大量文献资料介绍了关于研究与开发(R&D)项目评估的方法,并大多集中在R&D项目评估方法得以建立的最根本的理论基础方面,很少论及方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没有对方法的优劣和应用进行比较分析。在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的基础上,对一些主要的R&D项目评估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影响这些评估方法有效性的各种因素,并应用敏感性分析法确定出哪些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6.
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是当前我国重要的技术创新优惠政策之一,目的是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以2011-2013年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所享受的加计扣除优惠政策为研究对象,选取托宾Q值作为企业价值的代理变量,考察企业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是否能够提升企业价值。研究发现:加计扣除优惠强度可以显著提高企业价值;研发投入强度对加计扣除优惠强度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特别在研发投入强度超过5%时,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果为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如何促进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强度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57.
中药材绵萆解的主要原植物,经与采自日本的七裂叶萆解Dioscorea septemloba Thunb.     相对照,认为系一新种Dioscorea spongiosa J.Q.Xi,M. Mizuno et W.L.Zhao。该二种主要     区别如下:1.绵萆解地下茎直径3—6cm,色枯黄至黑棕; 叶微波缘或全缘,罕掌裂; 蒴果扁球     形,种翅矩圆形,紫红色。七裂叶萆解地下茎直径1—2cm,色枯黄; 叶全为掌裂; 蒴果倒卵     状; 种翅倒卵形,灰棕色。2.绵萆解花粉粒外壁纹饰肋条状,在七裂叶萆解为网状。3.绵萆解地下茎中柱鞘有众多石细胞,在七裂叶萆解则未见石细胞。4.地下茎甾体皂甙元硅胶G     板层析,以苯:乙酸乙酯:石油醚(4:1:1)展开,磷钼酸显色,二者均现6斑点,绵萆解的第5点     面积和第6点Rf值均较七裂叶萆解大。  5.地下茎甾体皂甙元的紫外光谱检测,绵萆解在399nm处有峰,363有谷; 七裂叶萆解在310有峰,250有谷。  相似文献   
158.
基础研究绩效与企业R&D能力支撑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兰香 《科研管理》2003,24(5):71-75
如何评价和更有效地发挥基础研究的作用是科技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指出,基础研究绩效如何,受到企业研究与开发能力的制约,企业R肋能力是基础研究绩效的平台。没有强有力的企业R&D活动的支持,基础研究的作用是很难得到有效发挥的。在当前的科技政策中应特别注意正确估计基础研究的功能,全面衡量贴D活动的效果,使基础研究能够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9.
根据R&D投资经济效果的计量模型,对我国研究开发投资和技术引进的知识存量进行了测算,并据此对我国技术知识总量的产出弹性系数和边际收益率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0.
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引进与R&D投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借助CES生产函数,依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具体数据,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技术引进和R&D投入虽然大大增加了我国技术知识存量,但并没有有效地转化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技术引进和R&D投入之间的比例不合理,表现出重引进,轻研发。我国急需要加大R&D投入,以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