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教育   1427篇
科学研究   599篇
体育   176篇
综合类   17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Although age is not supposed to be a criterion for the award of the Nobel Prize, it is commonly believed that it does play a role. Indeed, econometric evidence in this paper also suggests such a role. However, the paper finds that, if there is a preference for older Nobel candidates, this is introduced during the nomination process. The paper actually finds that the Nobel Committee does not favor older nominees and that, if anything, it seems to partially offset the age premium introduced by the nominators.  相似文献   
232.
This article develops a general framework to describe the changes in university IPR regulations in Europe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patenting activities of universities and on knowledge transfer processes.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IPR regulations on academic patenting is a complex issue, and parallels with the US case can be misleading. First, despite the general trend towards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university IPR regulations in Europe remain extremely differentiated and there is no one-to-one mapping to the US system. Second, it is difficult to disentangle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effects of changes in IPR ownership regulations on academic patenting activities from the effects of concurrent transformations in the institutional, cultural and organizational landscape surrounding academic knowledge transfer. The article proposes a review and typ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national university IPR ownership systems on the basis of their development since 2000, and uses it to analyze the aggregate dynamics of academic patent ownership in several European countries. The analysis of patterns of ownership of academic patents shows that there has been a general increase in university patenting since 1990, with a significant slowdown (and even reduction in some countries) after early 2000s accompanied by a switch in academic patents ownership in favor of university ownership though preserving the European specificity of high company ownership of academic invented patents.  相似文献   
233.
Although sources and determinants of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have begun to command the attention of policy-makers and researchers, there remain many unanswered questions about how individual and social factors shape the decisions of academics to engage in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Using a large-scale panel of academics from a variety of UK universities from 2001 to 2009,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an academics’ level of entrepreneurial capacity in terms of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capacity, and their prior entrepreneurial experience shape the likelihood of them being involved in starting up a new venture. In addition, we explore what role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s (TTOs) play in stimulating venture cre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dividual-level attributes and experienc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redictors of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We also find that the social environment surrounding the academic also plays an influential role, but its role is much less pronounced than individual-level factors. Finally, we show that the activities of the TTO play only a marginal, indirect role, in driving academics to start new ventures. We explore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analysis for policy and organizational design for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相似文献   
234.
高校科研分类评价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按照事物同类可比原则,针对科学研究中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研究、技术转移和技术服务等不同类型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门类在研究内容与性质、目的与任务等各方面的差异,赋予各类科研工作不同的评价内涵和要求,建立健全高校科研分类、分学科评价的制度保障体系和差异化的评价体系.并适度淡化科研评价激励约束功能,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  相似文献   
235.
海洋与大气图像数字图书馆(NOAA Photo Library)向公众提供免费的图像搜索、测览及下载服务,隶属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它的主要目的是为海洋与大气研究领域提供信息基础设施,方便科研和教育并促进两者之间的联合。其资源涵盖范围广泛,具有很高的科研及科普教育意义。文章对该图书馆的建设、意义及现状进行了综合性的述评,包括项目概述、资源组织、技术特征、界面设计、服务特征以及作者的评估与建议。  相似文献   
236.
对如何通过贝叶斯分类实现数字图书馆主动推送服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37.
封志明  肖池伟 《资源科学》2021,43(11):2147-2159
自然资源分类对自然资源管理和资源科学学科体系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基于自然资源的科学内涵,通过追踪公开发表的中英文文献,从理论到实践,系统梳理与对比分析了自然资源的传统与经典、学理与属性、法理与管理等分类特征及其发展。综述表明:自然资源分类聚焦于学理、法理和管理三方面,在学理分类上国内外保持相对一致性,但法理与管理分类上差异较大;现行分类存在体系繁多、边界重叠、交叉重复等问题。国际上,20世纪初期以前单门类或特定区域资源分类研究已相当深入,自然资源分类成为资源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1960年代以来,日臻完善的资源科学学科体系推动自然资源分类研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地理学、资源学、生态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等分类思想“群星荟萃”,尽管迄今仍未形成统一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但已构成自然资源学理分类的思想基础。在中国,自然资源分类研究大抵以20世纪50—60年代开展的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为分水岭,单门类资源分类研究发展较快、综合分类体系初见端倪;系统性、综合性的分类研究始于20世纪末期,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及《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问世为重要标志,尤以自然资源属性和用途的多级分类方法应用广泛。目前国内总体处于统一自然资源分类探索阶段,在政策层面已得到自然资源部等部门的高度重视。鉴于此,有必要科学认识和厘清不同自然资源分类的特征与作用,以期对自然资源分类标准化和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38.
沈镭 《资源科学》2021,43(11):2160-2172
对自然资源进行统一的科学分类是开展自然资源调查评价、履行其管理职责、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实现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大战略任务的最基础性前期工作。针对学术界、管理层和实际工作者对自然资源分类的不同意见和分歧,本文创新性地从空间、属性、用途、管理等视角提出了一个含有3个一级大类、11种二级门类、62种三级类别的新分类框架和分类方案。该方案不仅区分了自然资源的地理空间,便于分类管理和实际操作,而且区分了自然资源的不同用途与属性,很好地反映了作为物质或能量的自然资源与作为环境条件的自然要素之间类型上的差异性。研究成果为推进自然资源分类体系的完善,并与国际接轨、提升自然资源治理现代化能力,以及推动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与生态环境、农田水利、国土空间规划、城乡建设等部门在自然资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重大任务和目标上的有机衔接,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39.
王晓青  濮励杰 《资源科学》2021,43(11):2203-2214
自然资源类型的科学合理划分是实现中国自然资源统一治理的关键。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资料梳理,深入分析中国自然资源分类体系研究现状,阐明中国自然资源分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在总结和归纳国外自然资源分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构建新分类体系的思路和建议。研究发现:中国现行自然资源分类体系种类繁多、标准不一,多种维度的自然资源分类导致资源类别产生交叉和重复,原分类体系已不能满足实现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发展需求。本文提出新分类体系的构建可从“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的理念出发,以实现自然资源统一及现代化治理为目标导向,遵循系统性、统一性、全面性等分类原则构建统一的分类标准。最后,提出了对构建新分类体系的流程和思路框架。本文可为构建面向统一管理的自然资源分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0.
降低银行与绿色创新企业间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已成为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银行与绿色创新企业两类主体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人工银企系统,基于仿真实验着重考察其重要主体行为。具体地,着重于考察资产负债表构建与更新、主体行为动态演化、流动性资产更新以及违约清算机制等方面,通过仿真手段探究绿色创新补助政策形式与补助强度对银企系统性风险与系统总收益的影响机制,以对理论模型进行全面验证。本研究结论的意义在于:聚焦于绿色创新补助政策与银企系统性风险的内在关系,通过计算实验方法进行验证与延伸,为促进中国绿色创新企业健康发展,帮助政府与银行防范绿色创新企业可能导致的系统性风险提供理论机制参考与新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