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842篇
科学研究   31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10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女性情怀辉映男子气概——试论薛涛诗歌中的双重情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女诗人薛涛,一生命运坎坷,但她以诗作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薛涛的诗,是其经历的文学记录,更是其心声的表露。一方面,她的诗是其女性情怀的表露,这是她遭受男权世界压迫的曲折表现;另一方面,她的诗又表露出强烈的男子气概,这与她长期与男权世界中的精英人物酬唱有关。全面认识薛涛,应该认识到薛涛诗歌情感世界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22.
从诗歌文本入手,通过对诗歌所描写的亡国之象、宗族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哲夫”与“哲妇”为周幽王及其宠妃褒姒及周幽王友戎狄、仇诸侯等问题的分析,并以《瞻 》与《召旻》两诗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不同为佐证,详细论证了《瞻 》一诗的具体创作年代为马骊山之难、西周覆灭后,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前,即周平王元年(前770年)顷;而《板》与.姥是周幽王九年(前773年)至十一年(前771年)之间的作品。  相似文献   
23.
周瑜的谋略一则表现在离开袁术南下重归孙吴集团;二则表现在帮助孙权稳定江东政权;三则表现在率先提出"南面称孤"的格局江东的政治目标;并在赤壁之战后把这一立政策略发展为得蜀并张,结援马超,出襄阳以图北方实现统一的为政宏纲。周瑜的胆识主要体现在赤壁战争中对争战形式和敌我力量精确的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24.
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发展与西周时期的学校教育密切相关。在西周的学校教育中,尊老教育是一项重要而突出的内容,学校是养老的地点之一,学校的师资主要由老年人担任,学校还是尊老教育的场所。在学校中进行尊老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5.
中唐女诗人薛涛的诗歌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在一定意义上颠覆了传统的男女性别定位,在文学史上,尤其是女性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其女性意识主要体现在:平等爱情观、独特女性视角,以及女性创作主体的自觉意识等方面。  相似文献   
26.
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关注、组织平民教育,认为平民识字的终极目标是“做新民”,平民识字教材应该“使人起而行”;他还提出并运用“帮助大众认识汉字”的一整套方法。学习、研究、借鉴陶行知平民识字教育理念和实践,对于推进素质教育、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27.
"道"是韩非治国思想中一个带有核心性的理念,在他的治国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韩非所说的"道"取自老子的"道"而又不同于老子的"道"。老子的道有多层含义,而韩非则把道解释为自然世界运动发展的必然即规律。以此为基础,韩非把道引入人类社会国家治理的图式中,不仅把法理解为治理国家的道,而且还把治臣之术升华为道的高度。认识韩非关于道的理念,对于认识韩非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8.
《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打的虽是“道”的旗帜,行的却是儒家之道。尽管《水浒传》与道教的关系很密切,“替天行道”也很容易和道家、道教之道搅和在一起,但宋江实际上行的自始自终都是儒家的“道”。  相似文献   
29.
老子“道”的哲学实则是一种对存在意义的思考。“道”之存在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不是任何物的存在,故“道”是“无”;但“道”又不是非存在,不是虚无,而是真实的存在,故“道”为“有”。“道”之作为存在正是这种“无”与“有”的统一,是“无”之“有”,即不是任何事物之存在。由于“道”的存在是“无”,故为无限,是无限之存在,故能包容天地万物,为天地万物之母。“道”的这种“无”与“有”的矛盾统一是天地万物得以产生存在的形而上根源,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在道的“无”“有”矛盾转化中的生生不息的逻辑过程。  相似文献   
30.
周婉如是晚清黔西北有名的女诗人,她才华横溢、心怀壮志,有着当时闺阁中人所不及的胸怀和气质。但诗人生不逢时,那个时代没有给一个女性提供驰骋壮志的机会,她只能郁郁地在闺阁中终老一生。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造成了周婉如的人生悲剧,体现在她的诗歌中,就表现出身束闺阁、功业难成和知音难寻、青春易逝所产生的悲愤和忧愁,虽然她的诗歌中也有一定的悲剧意识的消解因素,但并没有起到消解的作用,反而使她的悲剧意识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