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842篇
科学研究   31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10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哲学素以儒、道互补而著称。儒、道两系均以《周易》为经典。《周易》以自身的特质和内蕴包含儒道发展的种子,含有容纳儒道的基因。《周易》古经是儒道同源的思想文本,《周易》传文使儒道会通真正实现,《周易》成为儒道共同的言说框架和思想场域,《周易》中奇偶符号、阴阳之道、天人合一等都为儒道会通提供了方法、载体、根据和视域,实现了儒道的兼收并蓄和圆融会通。  相似文献   
32.
鲁迅的《风筝》一文通常被认为反映了封建残余的宗法思想对儿童“精神的虐杀”以及作者强烈的自我反省意识。但是,《风筝》与鲁迅早在1919年发表的文章《我的兄弟》相比不难发现,这两篇文章是对同一素材的书写——都是关于孩提时代破坏小兄弟放风筝的故事。鲁迅对同一主题在几年之内的反复写作,并非偶然,行文之间的细微差别反映出他隐秘的情感,即文章构架的兄弟之情是对现实生活中周氏兄弟翻天覆地的手足关系或多或少的影射。从两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及写作内容两个方面剖析,可以从“我”对“小兄弟”的情感变迁窥探到周氏兄弟隐秘的情感变化,从而揭示出鲁迅从“含蓄的爱”到“隐忍的十艮”的曲折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33.
“道”是儒道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怛“道”的含义在儒道哲学中有很大的差异。从“道”的明晰性与模糊性、主体性与本体性、人文性与超越性等方面对儒家之“道”和道家之“道”进行比较辨析,以便准确理解中国古代的一些哲学问题、深刻把握整个儒道哲学体系中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34.
周朴园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曹禺在《雷雨》一剧中创造的人物形象。在经历了人们反复欣赏甄别后,周朴园被人们贴上了"凶残、狡诈、自私、伪善"的标签,周朴园这个彻头彻尾的坏人,成了"假恶丑"的形象代言人,成了一个"万人恨"。但是,恨由爱生,这恰恰是人们对周朴园这一艺术形象的喜爱的反映。  相似文献   
35.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20首,在陶渊明诗集中占有较大比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主要从思想性这一方面赏析了《饮酒》诗。对《饮酒》组诗思想性的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陶渊明在《饮酒》诗中抒发出理想无法实现的忧愤;表达出对黑暗现实和颓靡世风的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36.
文学作品的流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的审美习俗。陶渊明的诗与柳永的词流播的变迁,不仅反映出受众的审美习俗由典雅而至俚俗再至雅俗交融的历史进程,也昭示了文学由上层向民间的转移。  相似文献   
37.
鲁迅的一生深受尼采哲学的影响。在他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或明或暗地发现尼采哲学的痕迹。而在鲁迅后期的创作中,由于生活经历的增长和人生阅历的丰富,他对尼采的思想进行了扬弃,从而具有他自己的色彩,但我们仍然在文本中可以看到,尼采对他的影响仍然存在。文章以《铸剑》入手,通过对比分析,分别指出"超人"、"怀疑主义"和"权力意志"这些尼采的哲学意象在鲁迅小说中的显现与嬗变,体现尼采对鲁迅后期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敕命和诰命这种圣旨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文献意义,对于研究文化、风土人情、社会风貌,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圣旨还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书法的上好资料,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而那些与重要人物相关的敕命和诰命则尤其珍贵,可以为研究当时的社会史实提供佐证,同时亦为进一步了解封赠制度实施的具体情况补充史料之不足。  相似文献   
39.
面对中国自近代以来的日渐衰弱,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陶行知二人分别从文化救国、教育救国的角度出发,进入乡村教育领域,走从乡村教育入手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由于从事的领域相同而角度不同,其乡村教育思想就有相同和不同的特点,并且对当代农村教育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0.
徐棻、胡成德同志所创编的川剧《田姐与庄周》,改编自传统剧目《大劈棺》,被称为“化腐朽为神奇”的一出好戏。川剧《田姐与庄周》的成功改编是运用现代意识重审的方法来获得主题新生,以纵向开掘人性深度的方式来达成人物形象的重塑,在横向借鉴其他艺术形式手法的同时固守自身剧种特色等手段来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田姐与庄周》的成功改编为戏曲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