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944篇
科学研究   90篇
各国文化   34篇
体育   96篇
综合类   81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文章从课堂三要素以及课堂适应的内涵出发,结合智力障碍学生的课堂实际,从教师评价角度编制了智力障碍学生课堂适应问卷。问卷包含课堂物理环境适应、课堂人际互动适应、课堂规则适应、课堂学习适应、对教师教学的适应5个维度共42个题项。经统计检验,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有效测查智力障碍学生的课堂适应状况。  相似文献   
92.
影视作品的改编就是按照影视作品的审美观点、思维规律,在基本尊重原著文学精神的前提下,对文学文本进行二次创作和重新阐释。所以,在改编影视作品时应尊重原著精神、体现时代精神,把握尊重原著与合理创新的尺度,使改编作品具备艺术的合理性与合规律性。  相似文献   
93.
《神雕侠侣》从小说到电视剧再到动画剧“,情”之表现渐趋明朗,人物性格渐趋单一,文化内涵渐趋消解。从传播学角度入手,可以看到引起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传播方式的不同:传播主体、媒介与受众的显著差异,导致其美学特征产生差异,进而使作品发生以上诸种变化。虽然这些表象上的变化在改编中是必然且可以理解的,但文学作品的影视、动画改编仍然必须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充分展现各自的美学特征,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94.
6S 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生产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引入6S 管理模式,有助于高职院校树立良好的形象,有助于推进高职院校“企业化”校园文化的建立,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分析了推行6S 管理的基本步骤和推行要领,为6S 管理模式的实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5.
公司简介用来宣传介绍公司情况以吸引潜在顾客。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在翻译公司简介的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文化因素,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让译文顺应目的语的文化语境,更好地传递信息,达到宣传的目的。  相似文献   
96.
从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概念界定入手,分析了当前社会适应视阈下大学生职业生涯与教育的现状,提出了通过高校建立服务于大学生的教育服务体系、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做到自规自划、密切联系社会用人单位,广开大学生就业渠道等途径构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实现大学生、高校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7.
文章总结了顺应——关联模式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介绍分析了外交语言中低调陈述的定义和分类;探讨了在顺应——关联模式指导下低调陈述在外交语言中的顺应性和关联性,指出顺应性是说话人对现存语境假设的适应,关联性是认知语境假设和待处理信息的关联。  相似文献   
98.
东盟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适应,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涉及到他们在中国的生活、学习、社会交往等方面,也影响到中国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提出在课堂翻译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中国与东南亚文化的比较,以及中国文化的导入,有助于促进东盟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99.
戏曲、小说改编是《水浒传》的一种特殊的接受方式,现代作家借助于对林冲形象的改编,是在“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着眼点各不相同。无论是在冷漠的现实中传达人性的温暖,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张扬民族的血性,还是在革命年代挖掘人物的阶级性,强调尖锐的阶级矛盾,这种阐释的复杂性可以看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作家在社会思想、现实政治、文化意义建构等层面上所做的深切思考与多元探索。  相似文献   
100.
This article examines two comic book adaptations of Shakespeare’s Hamlet produced for teenage readers and used in school classrooms. It seeks to understand the ways in which particular kinds of literacy are being implied and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textual practice of multimodal adaptation. It presents a close reading of sections of the texts and places them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multimodal theory and adaptation studies. The paper is part of a larger study of comic book adaptations of Shakespeare’s plays based on a series of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the producers (publishers, artists, textual editors) involved in the adaptation process. The data are analysed in order to raise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assumptions about literacy inherent in educational texts, and to outline the importance of further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the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