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8篇
教育   107篇
科学研究   289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2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徐斌 《资源科学》2015,37(4):774-782
本文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研究集聚现象的资源禀赋、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等关键概念,建立寡头垄断模型下的空间集聚机制,同时考虑产业之间的纵向关联和企业之间的策略性互动关系,借助博弈论分析,来解释煤电产业基地的地理集聚现象。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在不存在规模效应、运输成本和要素禀赋差异的情况下,煤电企业不会产生地理上的集聚。第二,逐步放开这些条件就会发现,要素禀赋差异引发了煤炭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规模效应加剧了煤炭企业的地理集聚。第三,当运输成本不存在时,煤炭产业的集聚不会引发相应的电力产业集聚,但是只要存在运输成本,即使运输成本很小,电力企业也会发生迁移从而集聚。可见,考虑了运输成本,煤炭企业的集聚带动了电力企业的集聚。第四,若考虑两地区煤炭企业存在技术上的差异,在不存在规模效应、运输成本和资源禀赋差异的情况下,西部地区煤炭企业将向东部集中。第五,在不存在运输成本和规模效应,但资源禀赋存在差异的条件下,煤炭企业在东西部地区的聚散取决于技术进步和资源禀赋差异带来的成本权衡。  相似文献   
22.
我国数字化专业科技期刊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编辑学报》2015,27(4):323-326
探讨我国数字化专业科技期刊集群这一新兴出版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基于集群理论界定我国数字化专业科技期刊集群的概念,梳理我国数字化专业科技期刊集群的现实格局.从基本因素和扩展因素2个层面阐释其集聚动因,从组织结构、形成动力和群内关系上归纳其集聚模式.对其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3.
该文阐述了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园区的互动关系,总结了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和产业园区基本发展概况,分析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长株潭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最后从集群发展、产城融合、集约发展、绿色发展及园区整合等方面提出了园区转型升级的建议,以期为其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性参考。  相似文献   
24.
湖南省各市州的工业总产值之间在空间上存在相关性,工业发展水平相近的市域有显著的集聚特性,但不同地区集聚程度存在显著差异。长株潭是我省工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也是工业发展的热点区域;湘南部分地区和湘西地区是全省工业发展的“凹地”,处于工业集聚的边缘地带;工业发展的冷点区则集中在西北的市州。湖南省未来工业空间集聚格局,应该以长株潭为核心集聚区域,以连接长株潭与四大次级增长圈的交通道路和经济成长带为轴线,逐步向周边拓展,从而形成圈层状工业空间集聚结构。  相似文献   
25.
赵璟 《未来与发展》2014,(4):22-28,16
在中国追求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群平衡增长要同时实现整体增长与缩小内部增长差距两大目标.然而.区域经济政策对这两个目标实现的促进机制与效果问题却长期困扰着决策层。本文系统整理了国内外有关区域经济政策促进城市群经济平衡增长领域的理论与实证文献.按照作用对象将区域经济政策归纳为城市间要素流动、投入一产出联系、技术扩散和转移支付四个维度,发现各维度区域经济政策对城市群整体增长的促进机制与促进效果比较明确.但是对城市群内部增长差距缩小的促进机制与促进效果均存在争议.争议主要集中于政策间交互作用和城市间功能与分工差异。但从经济学框架上对这种政策复合作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文献并不多.而利用系统仿真方法研究城市群发展的文献为考察区域经济政策簇复合作用效果提供了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26.
吴蒙  王琳琳  程进 《资源科学》2022,44(10):2048-2059
国土空间是支撑“双碳”目标实现的核心载体和资源,以城市群为抓手,强化国土空间碳汇冲突管理是跨区域协同推进“双碳”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国土空间碳汇冲突形成机理,构建空间碳汇冲突综合测度指数,以长三角城市群307个县为测度对象,开展实证测度研究并分析其空间格局特征。研究表明:①区域空间碳汇冲突结构整体趋于失衡,稳定可控、基本可控、濒临失控、基本失控和严重失控等级的评价单元数占比分别为15.64%、25.41%、23.45%、26.71%和8.79%;②空间冲突加剧了区域碳汇空间配置失衡,可控等级区域碳汇总量占比达到81.71%,而失控等级区域碳源总量占比达到71.48%;③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碳汇冲突呈显著空间集聚特征,冷点集中分布于江苏省沿海、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浙西—浙南山区,热点主要为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等城市范围内的县级单元;④处于失控等级的城市集中分布在由环杭州湾向安徽省北部辐射延伸的带状区域内,距离此带状区域两侧越远,冲突指数越低,其中,上海、南京、苏州、无锡4个城市处于严重失控状态,宿州、宿迁、淮安3个城市处于基本失控状态,处于濒临失控状态的城市有15个。最后,提出长三角城市群国土空间碳汇冲突协同管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7.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其发展迅速并且集聚化发展趋势不断增强。但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化发展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创意人才匮乏、服务平台不健全、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十分突出。应从人才培养与集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产业链、投融资体系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探索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从而提高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8.
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以20个制造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产业基尼系数和行业集中度CRn指标对中国20个大类制造业门类的集聚性进行了测度,并对其中主要的3个门类进行了细化研究,得出结论:中国制造产业的总体集聚程度正在不断提高,部分制造业已显现出很强的集中性.且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但一些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性强、在国外具有显著集聚特征的行业的集聚性还比较低.同时发现,产业集聚和地方化呈现增长趋势,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与工业经济增长呈现高度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9.
伴随着中国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际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相邻城市辐射的区域不断接近并有部分重合,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越来越大,形成了城市群。文章以福建海峡西岸城市群为例,城市群发展给高职教育开辟了新天地,同时,在城市群发展中高职教育也伴随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城市群发展,提出了高职教育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0.
长株潭城市群知识产权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网络和文献调查及实地调研,收集长株潭城市群1998年-2007年十年间的知识产权投入、知识产权成果、知识产权运用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四个方面的指标数据,对长株潭城市群的知识产权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大量的系统统计数据表明,需要从发展知识产权文化、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等几方面努力保护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