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8篇
教育   606篇
科学研究   220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52篇
信息传播   6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从文本视角分析智库文本型成果,可为智库研究、决策分析等领域提供新思路。文章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以及可视化计量分析对美国主流智库的人工智能研究文献进行研究,并结合时事政策事件等进行综合分析,洞察美国智库背后特点,掌握该领域内智库专家的思想动态,为我国智库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电磁诱导透明现象因在慢光、光存储和非线性光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因此利用人工电磁媒质实现的电磁诱导透明现象,即等离激元诱导透明,也引起了广泛的研究。文章论述了等离激元诱导透明的基本原理及研究现状,并重点分析了谐振子模型、电路模型以及耦合模理论三种等效模型,为进一步深入探究等离激元诱导透明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3.
人工智能以智能算法精准聚焦大学生学情、以“代具”外包大量重复性教学工作并赋能“创新型”思政课教师、助力教学评价以推进“教”与“学”的共生发展,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转向高质量发展进程。然而在具体实践中,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尚不成熟,加上思政课教师对AI存在某种认知偏差,致使大学生学习浅层化加剧、思政课教师“教书”与“育人”角色混乱,人工智能管理的数据风险又影响了数据对协同育人的价值创造。因此,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要求思政课教师牢牢抓住自身的教学主导权,在提升智能素养水平的同时挖掘“人机协同”教学潜力;高校要设立人工智能管理思政课教学支持中心以解决数据风险;思政课教师要构建双师行动者关系网络以落实“人机协同”,以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立体化、复合化的教学需求。  相似文献   
74.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人工智能既是实践背景,也是技术工具,更是发展契机。从现实来看,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入与标准化应用能够为有效识别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提升教育内容的精准程度、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维度注入新的技术动能,且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价值前提、技术限度和具体操作层面也存在隐私保护与意识形态安全隐患、教育主体性迷失、教育关系数据化、专门人才匮乏等诸多潜在风险及现实难题。因此,必须辩证看待人工智能的技术动能与潜在风险,高扬教育价值理性,加强技术监管,锻造智慧型育人队伍,合理界定人工智能的融入边界和适用范围,将人之主体能动性与机器之智能优势强强结合,积极探寻教育与技术的共存共荣之路,自觉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形态。  相似文献   
75.
提高课堂对话的有效性是发展高质量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构建面向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教育2030远景目标,并立足中国数学学科发展的数学课堂对话评价体系,有助于为中国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和监测提供第三方依据和指南.评价体系的建设坚持科学性、通用性和可操作性,包括8个一级指标与22个二级指标,经检验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为大规模课堂教学分析与比较及课堂对话规律挖掘等提供有效支撑,为创建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6.
Discussion is a common and important learning process. Involvement of a virtual agent can provide adaptive support for the discussion process. Argumentativ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is beneficial to learners’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but the effectiveness of argumentative scaffolding in existing studies is not consistent. Based on an intelligent discussion system, a total of 47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ook part in the experiment and they were assigned to three different conditions: content-related plus content-independent scaffolding condition, content-related scaffolding condition, and the control condition. Under the content-related and content-independent scaffolding condition, the computer agent provided an idea from semantically different categories (content-related scaffolding) according to the automatic categorization of the current contributions, and further inquired the participants about their attitudes and reasons (content-independent scaffold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tent-related scaffolding condition, the virtual agent only provided semantically different viewpoints. Under the control condition, the subjects expressed their opinion independently without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virtual agent. Findings reveal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when the virtual agent provided semantically different ideas (content-related scaffolding), the discussion breadth (number of categories) was improved and the subjects felt that they had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 Compared with the content-related scaffolding condition, when the virtual agent provided semantically different ideas and further asked about the attitudes and reasons, the subjects expressed more agreement with these views, but mentioned fewer categories during the discuss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content-related scaffolding can facilitate the cognitive processing effect relevant to the topic of discussion. When the content independent scaffolding is added, it can promote the argumentative processing, but may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cognitive processing related to the topic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7.
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业已展现出颠覆各行业秩序的重构性力量。大学教学范式是否亦然被重构,人工智能技术能为大学教学范式变革提供何种可能等问题亟待厘清。基于创造性破坏理论,本研究通过对大学教学范式运作的价值网络进行扫描发现,延续性创新力量难以有效驱动大学教学范式变革,“知识即力量”的实践误读、去标准化教学的“持久战”、反馈功能弱化的超稳态及以“学”为中心理念的悬浮等变革困境阻碍大学教学范式的更迭跃迁,大学教学范式变革急需创造性破坏力量。人工智能技术与大学教学范式核心要件的整合能够激发逆转教学范式变革困境的创造性破坏力量,重塑教学价值的生成与表达方式,推动大学教学从“教”的范式向“学”的范式转换。大学教学新范式具有较大的收益递增潜力,其生成性的教学理念抑制信息传递的变异,非线性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转识成智的动力,融合式的教学内容降低知识创新的边际成本,增值式的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资源的配置效率。为使大学教学范式走出变革困境并实现再造,大学教学共同体须坚守“通专融合”的人本教育,秉持用以致学的学习观和认知指导的教学观,重构教学治理技术与制度。  相似文献   
78.
随着高端智能手机的发展,触屏类手机游戏逐步成为新的娱乐方式.而对于触屏类手机游戏设计与交互性方面的研究成为新的热点.针对触屏类手机游戏开发中界面趣味性、人机交互性、操作灵活性等共性问题,基于Unity3D触屏事件处理机制,着重于快速完成自定义地形场景、模型动态显示及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并基于Unity3D游戏引擎开发Android触屏类手机游戏,满足游戏场景真实性、趣味性及交互性,对触屏类手机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9.
席小明 《中国考试》2021,(5):56-62,71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科技公司投入资金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测评和学习领域,但是这些技术和产品的质量良莠不齐,用户很难辨别,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教育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为帮助用户评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测评和学习领域的产品质量,提出自动生成考题或学习材料、自适应学习、自动评分和自动反馈4项技术的评估方法,从决策者和用户的角度对如何评估教育人工智能技术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80.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研究领域的一个主要方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取得了许多令人满意的成果。但是,就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本身来讲,正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智能化决策信息处理。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介绍了“全信息”的概念及其描述方法,并给出了基于全信息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设计。笔者将信息理论、人工智能和决策支持系统结合起来,开拓了决策支持系统新的研究领域。这是推动决策支持系统研究领域发展的一种极有希望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