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11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2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Niels Bohr's term‘complementarity' has been used by several authors to capture the essential aspects of the cognitive and epistemological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mathematical concepts. In this paper we will conceive of complementarity in terms of the dual notions of extension and intension of mathematical terms. A complementarist approach is induced by the impossibility to define mathematical reality independently from cognitive activity itself. R. Thom, in his lecture to the Exeter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1972,stated ‘‘the real problem which confronts mathematics teaching is not that of rigor,but the problem of the development of‘meaning’, of the ‘existence' of mathematical objects'. Student's insistence on absolute ‘meaning questions’, however,becomes highly counter-productive in some cases and leads to the drying up of all creativity. Mathematics is, first of all,an activity, which, since Cantor and Hilbert, has increasingly liberated itself from metaphysical and ontological agendas. Perhaps more than any other practice,mathematical practice requires acomplementarist approach, if its dynamics and meaning are to be properly understood. The paper has four parts. In the first two parts we present some illustrations of the cognitive implications of complementarity. In the third part, drawing on Boutroux' profound analysis, we try to provide an historical explanation of complementarity in mathematics. In the final part we show how this phenomenon interferes with the endeavor to explain the notion of number.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72.
本文在语义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从“着”的“持续体的标记”功能、“V1着 V2”的内部结构层次、“V1着 V2”中的核心谓语和附目的分析等几个方面,对“V1着 V2”这种动词连用形式作谓语的动词谓语句的“连动”属性提出质疑,认为该种谓语结构形式的句子应该划归偏正关系的范围内,是一种动词性状语的偏正关系的动词谓语句。  相似文献   
73.
将来时性条件分句中限定动词短语复杂多变,用此用彼,似无章可循.本文通过理论探讨,语料分析,区分了三类将来时性条件分句及三套动词短语,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发现了不同限定动词短语在将来时性条件分句中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4.
汉语定语标志动态助词“的”是日本留学生习得的一个难点,日本学生常出现有关动态助词“的”的偏误。原因是汉日定语标志“的”与“の”在语法功能、使用条件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文章从词类角度来对比两者异同,分析了不同词类所构成的单项定语中“的”与“の”的使用情况,归纳出了汉日定语标志“的”与“の”的对应关系,便于学习者尽快通过母语迁移,正确掌握和使用汉语定语标志“的”。  相似文献   
75.
马艳丽 《培训与研究》2008,25(9):130-132
英汉语言定语形容词的排序迥异,排序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英汉定语形容词在界定范围和标准、分类标准和顺序排列上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比这三方面的差异,可以对各自定语形容词的排序规律进行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翻译过程中调整词序的步骤,即按照源语的字面意思直接翻译、标注定语形容词在目的语中的类别、按照汉语表达习惯调整词序,从而避免汉语表达西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76.
为了使Prolog推理引擎可以从一定程度的语义上来区分子句,通过概念图的形式对Prolog程序的子句建立本体.子句本体的概念模型通过其谓词参数和头子目标来建立,而头子目标是指出现在规则体首部并且位于任何谓词调用之前的子目标集合.所提出的方法把一个Prolog程序转换成包含其子句本体的Prolog CG程序.实验表明,通过对Prolog子句建立本体,可以尽早地去除与当前目标明显不匹配的子句,从而使得目标求解树的规模减小.在概念图的描述形式下,子句本体使得Prolog程序的语义更清晰可读,在某些情况下能明显加快程序的求解过程.  相似文献   
77.
学习语言的最终日的是掌握和应用语言,而了解普遍句法是顺利应用语言的基础和前提.商务英语属专门用途英语范畴,明确英语句式的普遍规律,掌握英语句法的构造和类别特征,有利于提高英语实务应用能力。文章从了解和分析英语简单句及英语从句的一般特征入手,初步探讨商务英语中定语从句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8.
新《保险法》中免责条款不可抗辩条款的出台、理赔时效的限定、明确告知的规定等,给寿险公司带来了冲击和挑战。新《保险法》旨在实施推动寿险公司经营管理转型,提高承保质量,防范展业风险;修订格式合同文本,保证相关条款合法有效;强化日常内部管理,确保公司依法开展经营。  相似文献   
79.
参照塞莱斯科维奇的"脱离源语语言外壳"这一理论,在英汉视译中译员在理解源语语料的意义后,应抛弃语言外在形式,把源语语料按照类意群进行切分,依据顺句驱动原则把源语的信息和内涵移植到目的语中。在英汉视译中,定语从句的视译是重点也是难点,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序、语法规则等诸多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稍有不慎将影响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80.
汉语的名谓句从结构上讲,无论主语、谓语,均可以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主语谓语之间不用动词。从语义上讲,主谓之间多半是谓语对主语进行解释、判断、说明和描写。汉语的名谓句与法语相对应的是主谓宾俱全的句子。这种不同的特点是由汉语的灵活性与法语的严谨性所决定的。不管结构上有何不同,汉语名谓句与法语相对应的句子所表示的语义关系则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