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08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434篇
教育   13809篇
科学研究   2366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244篇
综合类   1320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70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441篇
  2020年   532篇
  2019年   379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559篇
  2014年   1167篇
  2013年   1025篇
  2012年   1413篇
  2011年   1536篇
  2010年   1145篇
  2009年   1072篇
  2008年   1276篇
  2007年   1625篇
  2006年   1392篇
  2005年   1209篇
  2004年   1044篇
  2003年   898篇
  2002年   673篇
  2001年   628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社会转型时期农民政治认同问题颇受学界关注。农民政治认同不仅是农村社会政治稳定的保证,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基础。关于农民政治认同的研究越来越成为研究农民问题的重要论域。梳理和总结转型时期农民政治认同研究的特点,进一步拓展农民政治认同研究的新路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32.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农业污染风险地域分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飞  董锁成  李宇  黄永斌 《资源科学》2014,36(4):801-808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其排放总量呈不断增长趋势,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尤为突出。本研究从环境压力水平、环境压力强度方面选取11项农业污染风险评价指标,综合评估东部沿海地区化肥、农药、农膜污染及畜禽养殖污染的风险,并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将东部沿海地区划分为高、中、低三类农业污染风险区。东部沿海地区农业污染中、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都市区、河北省南部地区、山东省、江苏省北部及沿海地区、上海都市区、闽南地区、广东省西部地区及海南省,河北省和山东省农业污染风险尤为严峻。东部沿海地区的农业环境问题面临着巨大挑战,因地制宜的农业环境经济政策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33.
基于RUSLE模型的南方丘陵山区土壤侵蚀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土壤侵蚀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保持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GIS技术和RUSLE模型对南方丘陵山区4个主要省份——湖南、江西、浙江和福建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了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与坡度、海拔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年均土壤侵蚀量为2.46亿t/a,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21.81t/(km2?a);研究区水土保持状况良好,土壤侵蚀面积中,只有13.41%的面积存在着较高程度的侵蚀,局部区域表现为强烈侵蚀;空间上,湖南和江西的土壤侵蚀呈现块状分布,浙江和福建的土壤侵蚀则呈现出点状分布,湖南整体的水土保持状况不如其他3个省份;研究区内土壤侵蚀与坡度和海拔关系密切,微度侵蚀在各海拔和坡度等级下分布面积最大(均大于75%),强度以上的侵蚀分布面积很小(均小于1.5%),坡度15~25°和海拔200~500m的区域是研究区内土壤侵蚀最为强烈的区域。  相似文献   
934.
吕方  杜婷  杨俊  席建超  李雪铭 《资源科学》2014,36(4):848-855
湖泊水域的动态变化对湖泊水资源开发、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洪涝灾害预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南四湖自然水域面积变化剧烈,并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基于山东省南四湖多时序遥感与土地利用数据,运用遥感和GIS技术,采用GIS空间分析的方法,选取湖泊水域变化幅度、湖泊分形维数变化指数、湖泊变化强度指数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因子,对南四湖30年的自然水域面积变化和形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南四湖自然水域和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变化特点;最后对引起自然水域面积变化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南四湖自然水域30年间面积共减小529.02km2,减少了44.45%,年平均减小量为17.63km2;②研究时段内,景观分形维数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1982-1992年自然水域景观分形维数呈下降趋势,而1992-2002年,2002-2012年景观分形维数呈上升趋势,说明在研究时段内1982-1992年人类活动对南四湖自然水域的影响相对于1992-2012年较大;③总体上,自然水域变化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河流在2002-2012年,1992-2002年两个时段变化强度数为整正数,水域减小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④研究时段内南四湖自然水域主要转换为农用地,其次为建设用地,说明人类活动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对自然水域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35.
唐凤玲 《大众科技》2014,(9):103-107
文章实验通过高效磨矿分级技术、铅锑浮选新药剂、高效锌硫分离技术、细泥锡石回收新技术的研究,研究出了更适合105号矿体矿石的工艺流程和新技术,解决了过去100号矿选矿存在的磨矿锡石过粉碎、铅锑精矿含锌较高、锌硫分离精矿质量难保证、作业回收率低、矿泥锡石选别指标差等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36.
电影新媒体营销是我国电影业发展的历史要求,是区别于传统媒体介质而存在,利用现代新媒体科学技术创新为载体,借鉴传统营销理论,采取易于接受的各种有效的传播,以双向沟通方式,寻求公众对信息认同和支持的工作体系。电影新媒体营销模式的特征就是以现代新媒体科学技术创新为载体,以传统市场营销理论为基础,以双向的传播和沟通为主体,以真诚为信条,以互惠为原则,以长远为方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创造新的利益增长点。  相似文献   
937.
当前,随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出,作为未来非农转移主题的农民工的职业化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新型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就是要解决非农转移人口的就业岗位还有就业质量问题,也就是农民工的职业化问题。本文对农民工职业化内涵进行界定,从政府、企业、农民工三个维度梳理了农民工职业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农民工职业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938.
宁波农技人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调研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调查宁波农技人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情况,笔者对宁波的农技人员、农户和农业相关部门进行了细致调研。发现目前宁波农技人员负责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效果较好.普通农户和农业大户(含农业基地)是衣技人员的主要服务对象,、农技人员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农经和农技.服务内容多数集中在新品种的引进与技术推广、农业技术指导;农技人员推广的技术主要集中在新品种的引进、农业技术培训和病虫害监测预报,较为符合农户需求;农技人员较多地采用集中培训与发放资料的方式向服务对象传递技术信息。同时,宁波农技人员服务新农村建设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如经费不足、农户接受新技术能力有限;农技人员实际收入偏低,现行各种激励机制仍有改进空间:农技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讲解水平,加强实用技术指导,及时传递农业技-术信息等。因此,建议宁波实行农技人员“资格准入”制度,降低农技服务人才的流失率:建立村级农技服务机构或科技进村服务站,向下延伸服务链条;妥善解决农技推广经费不足问题.调动农技人员工作积极性;开展教育与技术培训,增强农民的技术接受能力:继续完善沟通反馈渠道,建议成立农技人员申诉制度等,以进一步提高宁波农技人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成效。  相似文献   
939.
新媒体时代涉军舆情呈现出虚拟性与现实性相互交织、互动性和失衡性同时存在、无序性和难控性不断凸显等显著特点。在分析新媒体涉军舆情管控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教育引导,筑牢思想“防火墙”;完善管控机制,打好防范“主动仗”;讲究方法策略,形成应对“组合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40.
西北地区属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后发地区且受生态环境制约程度较高,存在城镇化水平偏低、城乡差距较大、小城镇半城镇化水平虚高以及异地城镇化现象明显等问题。在国家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以陕西省为例,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地方性内涵与路径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西北地区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产城融合、统筹城乡、生态优先、传承文化的内涵本质,提出消化“存量”与扩张“增量”并举、构建开放型新型城镇体系、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因地制宜推进区域差异化发展、强化特色产业支撑及结合移民搬迁推进城乡一体化等路径,以期为西北地区城镇化路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