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0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1篇
教育   3212篇
科学研究   251篇
体育   327篇
综合类   322篇
信息传播   10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401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创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应明确内涵,把握现状,从突出重点、建设良好环境、培育和谐校园精神、发挥师生积极作用等方面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52.
我国大部分重点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校园建设阶段,许多高校都在探索适合于本校的信息化建设之路。中南大学近几年以信息技术服务的思路推进信息化建设,在公共数据库平台上建设跨部门应用系统,取得了良好的信息化建设效果。该文结合中南大学信息化建设实践的具体成果,说明了信息技术服务的特点和优势,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服务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3.
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各种社会思潮也进入当代大学校园,而且表现出空前的多样性、多变性、复杂性。对此,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客观辩证的分析,不能简单地予以否定;要在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做到坚持大学校园文化指导思想的一元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校园中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大学校园思想共识,做到贴近学生、贴近校园、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54.
为了解决IPv4地址的紧张问题,各高校申请了IPv6地址,全面部署基于IPv6的下一代校园网已成为未来几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工作之一。针对湖南理工学院校园网这一特定网络环境,给出了具体的规划和部署及关键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55.
高校在节约型社会建设进程中肩负着独特的责任。文章分析了节约型高校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宏观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56.
当代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主流文化与潮流文化交织的跨文化发展态势,容易使青年学生滋生出一些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问题。高校文化建设要主动以文化自觉引导大学生正确的道德养成,用优秀传统文化夯实大学生道德基础,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反思力。  相似文献   
57.
民族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及信息技术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族师范学院在地理位置、学生培养目标等方面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因而其校园文化建设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师范性与民族性。从学校性质、办学理念及宗旨、办学任务及特色等多个方面对全国较为重要的13所民族师范院校校园文化进行比较,提出了信息技术促进民族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4个方面,以供读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8.
本文通过逻辑分析、文献资料等方法,就大学生体育社团开展所存在的优势、劣势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认为:大学生体育社团开展的优势大于劣势,在高校开展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9.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治学精神的体现和立校、强校之本,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对于创建和谐校园,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有着重要意义。但是,高校学风建设中却存在着多种问题,影响着学风正面功能的发挥。因此,高校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60.
论述了建设绿色高校的意义,指出建设绿色高校对实现高校的发展战略、对大学生生态伦理观念形成、身心发展,以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高校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又是大学生个人未来发展的需要。认为只有将环保思想与高等教育相结合,才能进一步促进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为国家培养出新一代综合建设人才,最终促进并带动社会、经济、环境的共同发展,让国家长治久安,让人类社会在健康稳定中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