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9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教育   6342篇
科学研究   1327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548篇
综合类   695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26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346篇
  2012年   471篇
  2011年   514篇
  2010年   470篇
  2009年   404篇
  2008年   520篇
  2007年   608篇
  2006年   754篇
  2005年   736篇
  2004年   763篇
  2003年   668篇
  2002年   674篇
  2001年   620篇
  2000年   412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当日本文化中的情感性因素消失殆尽,逐利性成为唯一追求时,大连日资经济发展严重停滞。当中国政府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诱因出现后,大连有望再度成为日本经济文化关注的重点。所以大连在今后对日招商引资时,从日本崇强、节俭,讲究实用,擅长合作的文化特点出发,在壮大自身经济实力的同时注重改善投资环境,在引进日资核心企业的同时注重引进配套企业,在引进资金技术的同时注重创新。  相似文献   
82.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展开,为西部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目前西部在旅游产业方面存在认识误区,科技水平低,环境破坏,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只有更新理念,进行制度创新,提高科技含量,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打造旅游品牌,才能使西部旅游业由量的扩张转到质与量的同步发展上来。  相似文献   
83.
通过对循环经济理念与科学发展观基本概念的阐述,全面地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4.
现阶段,我国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是有其理论依据的,社会主义也有必要吸纳多种经济成分来完善自己,但要处理好以下问题:纠正对私有经济的思维定势;增强对私有财产的法律保护等。  相似文献   
85.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老工业基地目前面临的发展困境,其主要问题在于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观念滞后,改革开放的步伐没有跟上,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经济结构不合理,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振兴东北经济就要从东北地区的比较优势出发,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特色,寻求适合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特点的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86.
网络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具有不同于工业经济条件下的新的作用效应.网络经济效应引起产业组织特征的变化,这种变化具体表现在交易费用、规模经济、垄断形成机制以及垄断与竞争的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87.
英语经济新闻是新闻英语语体的一种实用次语体,基于韩礼德和哈桑(Halliday & Hasan)的衔接理论,选取国外著名通讯社的新闻报道为语料,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衔接方面对英语经济新闻进行研究分析,并总结了其衔接特征.  相似文献   
88.
21世纪是中国经济全面崛起的世纪。党和政府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招商引资带来新技术,这些都是我国经济全面崛起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89.
在最需要诚信的今天,缺失真诚、失信于人已成为国人无奈的日常话题,刘震云针对信息时代因为手机带来的信任危机和情感状态的困境,写出了迄今自认为最好的小说《手机》,实现了对自己文学创作的一种超越。作为《手机》的电影编剧,刘震云同时还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需要,先写电影剧本再写小说,并把小说与影片捆绑一起推向市场,作为一个“触电”极为成功的小说作家,实现了小说与电影、艺术与市场的双赢。  相似文献   
9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制度化、法律化保障。经济法的使命就是通过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实现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协调、稳定和发展的目标,这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构建和谐社会,经济法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