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8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366篇
教育   2407篇
科学研究   903篇
体育   146篇
综合类   230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吴丹 《软科学》2013,27(4):71-75
在剖析初始排污权交互式分配机制基础上,基于流域内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即第一层次)、以及区域内不同行业之间(即第二层次)的交互协商原则,构建双层诊断优化模型,在严格控制流域允许最大排污权总量的基础上,建立流域经济社会综合效益优化函数与诊断准则,将流域初始排污权在第一层次、第二层次之间进行交互式分配,对流域内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排污量进行削减,兼顾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之间排污权分配的公平性与效率性,优化流域内各区域以及流域整体的经济效益。结合案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2.
张娟  肖宏斌  徐维新  祁栋林  李晓东 《资源科学》2013,35(11):2289-2297
利用1971-2010年40a柴达木盆地8个气象站及盆地外缘托勒气象站的水汽压、月降水量资料,运用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经验公式,计算了柴达木盆地大气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结果表明,近40a柴达木盆地可降水量、降水量、降水转化率均呈波动增加趋势。可降水量在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相对较低,90年代后逐渐增多,总体呈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近40a春、夏季呈持续增长趋势,而秋、冬季20世纪80年代呈弱的减少趋势,90年代后呈持续增长趋势;可降水量变化趋势在空间上表现为自东南向西北增加的分布特征,这与可降水量多少的空间分布特征相反。气温是影响柴达木盆地可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气候因子,其次为日照,而相对湿度对柴达木盆地可降水量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本文的分析表明,多雨年与少雨年可降水量保持相对稳定,可降水量与多雨、少雨年并无直接关系。降水量的多少是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的水汽输送、交换及降水转化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3.
潘安娥  陈丽 《资源科学》2014,36(2):328-333
为定量评价湖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本文计算湖北省1995-2010年水足迹和水资源利用指标,识别其真实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社会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系统造成的压力及其程度,并构建协调发展脱钩评价模型对水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水足迹近16年呈波动上升趋势,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是水足迹的主要组成部分,水资源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水资源压力指数近6年逐步上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从1995年的7.85元/m3显著提高至2010年的53.72元/m3,GDP增长与水资源消耗由强脱钩的优质协调向弱脱钩的初级协调转化,协调发展状态呈减弱趋势。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从水资源管理制度、水权制度改革、价格杠杆调控、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湖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124.
基于SD模型的中山市水资源系统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帅  陈志和  梁剑喜  黄晶  银磊  朱志华 《资源科学》2014,36(6):1158-1167
当前水资源安全问题日趋严重,了解水资源系统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对解决水资源安全问题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建立水资源系统模型,并以广东省中山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水资源系统各制约因素,寻求系统主要驱动因子及其在这些因子驱动作用下系统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工业污水排放系数、污水集中处理率、GDP增长率和污水回用率为中山市水资源系统主要驱动因子;②适当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和降低工业污水排放系数有利于中山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③缺水程度受GDP增长率的影响较大,当GDP增长率分别提高5%、10%、15%和20%时,相应缺水程度分别达到4.5%、7%、10%和13%,而污水回用率的提高对于缺水程度的改善有着显著效果。研究成果可为中山市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5.
在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国家目标背景下,以水土资源耦合和生态保育为理念,以黄土台塬区为例分析典型干旱半干旱区的水资源条件,基于遥感和GIS数据,采用帕累托(Pareto)寻优原理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RWRMOA)模型,通过对水利工程改造建设和粮食作物种植组合优化等方法,进行水资源优化并进行空间差异分析,旨在提高区域粮食产量和节约水资源。研究结果表明:1黄土台塬区水资源供需分布不均,渭河、黄河两岸、渭南和豫西部分区域水资源挖潜潜力较大;2占研究区总面积63.87%的董志塬、山西峨眉塬及豫西等区域,只要适当增加灌水量便可提高产量;3占区域总面积约30%的渭南和豫西等区域,能在经济效益最优的前提下满足作物非充分灌溉水量;4关中地区井渠结合的灌溉方式效益较高,提水灌区经济效益较差;5井渠结合和引水灌区可满足非充分灌溉条件,主要分布在豫西和晋中等区域,而纯井灌区不能满足,其它可用集雨灌溉来补充,集雨工程可在作物需水期补灌两次,可通过结合集雨补灌,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126.
长三角地区行业间水资源消耗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书敬  许耀  胡姚雨 《资源科学》2014,36(10):2003-2011
本文基于经济普查数据,使用投入产出法,对比分析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江苏和浙江整体用水、三大产业用水、制造业二分位行业用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浙江拥有水资源总量超过其消耗水资源量,上海和江苏则面临较大用水压力;2上海耗水集中于第二产业,江苏、浙江集中于第一产业;3上海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业、江苏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浙江的木材加工以及家具制造业直接用水系数较高,但完全用水系数较低,江苏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等部门直接用水系数较低,而完全用水系数较高;4对代表性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分析显示,影响其完全用水系数的相关行业在两省一市基本相同,但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7.
太湖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已经成为各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如何快速有效抑制蓝藻的疯长势头,阻止水体继续恶化,更是刻不容缓。文章将就底泥生态疏浚和水葫芦治污这两种蓝藻控制应急方案作简要评述,建议可以结合两种方案的不同作业最佳时期进行综合应用,控制蓝藻生长,达到改善太湖水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8.
水利事业发展进入新时代,对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人才评价机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束缚人才的作用发挥。从专业技术人才的概念入手,分析人才评价研究现状及现存问题,构建包括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和贡献在内的水利工程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不同类别人才设置评价侧重指标。运用ANP-模糊综合评价法搭建人才分类评价模型,借助Super Decision等软件计算各指标权重及评价结果,以此来评价和审视水利人才具有的综合素质,为水利人才的分类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9.
目前一些大型水库相继出现藻类水华,对饮用水安全构成了威胁.通过对北方几座大型水库水体的浮游生物进行调查,提出了水华的防治措施:加强水源防护、进行深度处理、挖底泥、人工或机械捞取、采用化学方法、修复污染水体等.  相似文献   
130.
Among the numerous inland river basins in the arid northwest China, Shiyang River basin is known for its most serious water shortage that constrains it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s and for some of the worst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in China. The research on the value of water resources used for ecosystem is the basis for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between users of ecosystem and economic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dynamic value for the ecosystem services is proposed. A modified coefficient for the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per unit area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cover degrees of biomes combined with expert consul-tation.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al stage coefficient and scarcity of ecological resources, a dynamic evalu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he theoretical formula and simpl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the sharing benefits coefficient and benefits per unit ecological water utilization are propos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benefit of unit ecological water utilization in the lower reach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upper reach in the Shiyang River bas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