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5篇
  免费   17篇
教育   1872篇
科学研究   29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7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5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黄开红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访学期间,先后两次采访了该院博士生导师聂珍钊教授,内容主要涉及到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游戏理论的学理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聂教授认为:游戏理论对文学研究是否适用还值得商榷;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学理是建立在伦理选择基础之上的一种方法论,它之所以能得到国内外文学批评界的极大关注,主要是由于它契合了当前文学批评的实际需要,将文学批评从一个只注重理论演绎而忽视文本分析的死胡同中带了出来。聂教授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一些最新核心术语进行了解释,对文学的教诲功能与审美的关系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102.
生态文学的叙事及其读者感知往往凸显多重危机意识与忧患意识,进而形成由动物叙事探寻生态困局解决路径的逻辑。郭雪波早年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与草原情结为其小说拓展了生态批评的解读空间。他的作品《银狐》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采用动物叙事的表述方式,展现了自然危机与人类的精神危机;在叙述社会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同时,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了人类重建生态家园的努力;借助蒙古族传统文化资源,表达了敬畏自然、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作者在《银狐》中对生态观念的强化是基于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继承,也是对当前人类家园的文化守望。可以说,《银狐》提供了解决生态忧虑的现实方案,为中国生态文学叙事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103.
武春丽 《科教文汇》2014,(34):111-112
康德从哲学的概念中抽象出道德法则,将其提升到道德形而上学的层面,再把“道德形而上学”追溯到“实践理性批判”,构建了一个先验自律的道德哲学体系,是对他律性的宗教道德的超越,同时在其思想体系内又包含了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确定了人是有生命活动的实践本质,把道德原则内化到自由自觉的活动中,确立了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道德理想,是对康德道德哲学思想的进一步扬弃。  相似文献   
104.
刘锦璐 《科教文汇》2014,(1):122-123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技术普及得更加广泛。每天各种信息都会通过互联网铺天盖地地传遍世界,网络技术的日臻成熟大大丰富了网民们的生活。人们每天足不出户便能通过网络了解到各方面的最新信息.如新闻、娱乐、游戏、艺术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在这种大环境下,网络文学也由此诞生,通过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网络互动,网络文学评论也应运而生,本文将对近年来的网络文学评论现象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并对网络文学评论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5.
钟嵘坚持风力与丹采相结合的评诗标准,其侧重点是意怨和词丽两条。通过对意怨的独特解释,钟嵘形成评价陶渊明和曹操诗的独特视角。钟嵘在具体地品评诗歌时,体现了刚柔相济的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106.
李金发的"异域写作"与当时国内的"本土批评"之间始终存在着某种错位,这是李金发诗歌评价中一个长期被忽略的问题。"异域写作"意味着李金发所参照的是他所身处的当时的"异化状态的欧洲现实",而作为"共时性"展开的"本土批评"尚处在"呼唤人道"、寻求个性解放的"启蒙时期";以"肯定人的价值存在"的立场去批评"对于生命欲揶揄的神秘"的诗,这本身就导致了一种不可避免的尴尬。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主要论述了“求异思维”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给鲁迅的文学创作带来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求异思维”给我们的启示,以及“求异思维”在文化批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Art education in Hong Kong has undergone various changes in response to educational reform. In art assessment, a major change in the Hong Kong New Senior Secondary (NSS) Curriculum is the inclusion of art criticism as a compulsory component of the new public examination. Assessing students’ abilities to interpret art in an art criticism public examination context is a critical issue in Hong Kong because the new senior secondary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has brought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written language in the art examination paper. This means the examination assesses not only students’ abilities to interpret art, but also their language abilities required to respond to art in written form. Since this new mode of assessment of art criticism has been published a number of issues have appeared. Recent studies show that teachers and students perceive this development negatively and they believe that the written format will assess students’ written language abilities rather than their critical abilities. These findings challenge the justification of the new art assessment policy and raise questions about the role of written language in responding to art. This article aims to raise the issue of the marriage between language and art criticism in the Hong Kong public examination context. It argues and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of language to art interpretation, reasoning in the assessment, and issues in the public art criticism examination context. The issues addressed in this article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researchers and policy makers to reconsider and refine the new form of examination.  相似文献   
109.
随着"消费社会"的兴起,消费主义取代新教伦理成为支配资本运作的价值观基础。消费主义的支配作用使自然、社会、人及人的思想走向了"单向度化",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伦理困境与危机,思想与现实之间的批判性张力消失殆尽。面对这样的历史与思想语境,需要我们发挥道德哲学的否定性批判功能,在对消费主义的伦理反思与批判中,回归消费的本质,重新确立一种"合理的"消费伦理观,超越消费主义。对西方消费主义的伦理批判与超越,将为当今中国社会消费的和谐发展和新型社会秩序的形成提供富有启迪性的学理资源。  相似文献   
110.
杨涛 《科教文汇》2011,(32):115-117
修辞批评是美国修辞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当代美国修辞批评模式众多,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态势。然而,修辞批评繁荣之中却存在一些不足,其中一个问题是在批评范式之间缺乏一根红线贯穿其中。要克服这一问题,需要始终抓住"用符号或象征手段诱发合作"这个主线,对各个修辞批评模式进行理论阐述,并揭示各模式中的修辞劝说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