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72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15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学生体质状况关系到学生乃至整个国家的未来与发展,然而目前中国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一社会现象。对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进行剖析,认为国家体育职能没能充分发挥,教育体制改革还亟待深入开展;经济社会的发展造就了现代社会的不良生活方式;学校对体育教学重视不够,个别教师责任和事业心缺失;家长对体育锻炼的意义认识不足,独生子女受到畸形“呵护”和学生自身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意识缺乏是造成学生体质下降主要归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发挥政府职能,改革现有高考制度;加大舆论宣传,倡导“健康第一”的社会生活方式;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发挥其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主渠道作用;更新家长的健康意识和观念,重视家庭的教育作用;增强青少年体育意识,疏离远大理想和长远目标等干预措施和对策,为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学生未来竞争能力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42.
近二十年来我国学生中普遍出现了既不觉得自己体质下降又不会因之产生危机感、更无增强体质意识的主体缺位现象,这与体质认识偏差、体质下降“时间差”、“主静”观念陈旧、社会发展使然等诱因得不到祛除不无关联,而要培养学生在体质促进中的主体意识,惟有选择教育启蒙先行、教育普及随后的消弭路径,从治本层面调动体质促进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学生体质促进成效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43.
作为生活在当代的作家,贾平凹特别注重社会改革、时代潮流对民族文化心理和性格的冲击,并在作品中通过秦腔的变迁来透视社会文化的发展流变。秦腔在贾平凹的作品中,是西北地方民间文化的承载和民间精神的外化。从80年代写作散文《秦腔》到21世纪写作小说《秦腔》,在日益衰微的秦腔声里,蕴含着民族的文化性格和心理结构在时代和社会变革中的巨大变化,折射出不同时代下的社会文化和人们的精神世界的流变。  相似文献   
244.
高校师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简要概述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分析了师德失范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师德建设的途径: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加强教师的养成教育;强化管理,严格考核;师德建设与学生互动;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245.
西方政治文化理论在经历了50年代至70年代初的初创和繁荣期后,因遭到来自理性选择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等方面的批评而走向衰落.它被指责为片面、保守、僵化,低估了社会结构和权力结构的作用,不具有解释力和预见性等.然而自80年代中期起,由于发达工业社会文化因素的上升以及非西方国家多元文化模式的凸显,理性选择理论陷入窘境,西方马克思主义走向衰落,政治文化理论重又获得生机并走向新的繁荣.  相似文献   
246.
山西书院文化的历史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书院兴起于宋辽的时期,在山西书院近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宋辽金的发轫期、元件第一个兴建热潮、明代的成熟期和清代的黄金发展期四个阶段,而每一阶段又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兴衰过程。在明代书院发展史上曾经历过四次禁毁,清代由清初的低迷徘徊到康雍乾时期的大发展,使山西书院发展走向鼎盛,后经嘉道咸的平稳发展和颓败,终于在光绪二十七年与科举制度一起寿终正寝,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47.
Recent scholarly accounts of early post-war society have emphasised the importance of positive and self-congratulatory narratives of decolonisation – whereby the end of empire wa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a pro-active British beneficence – or have suggested that society was shielded from a sense of imperial decline. Such accounts are complicated by Agatha Christie’s immensely popular crime novels, which constructed a narrative of British decline rooted in a sense of departure from pre-war ideals of imperial masculinity, but whose Anglocentrism nevertheless offered up the potential for imperial renewal pending a ‘rediscovery’ of such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248.
从两次世界大赛看中国男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献资料与理论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在第14届世锦赛和27届奥运会有关技术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国男篮在世界大赛上成绩不断滑坡并非整体实力下降,而是没有处理好身高与速度、外围与内线、整体战术与个人能力、进攻与防守等方面的关系。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主观认识、训练方法以及训练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