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6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311篇
教育   2195篇
科学研究   125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16篇
综合类   290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20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孙可哿  周冯琦  尚勇敏 《资源科学》2022,44(6):1119-1137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中国电力部门的碳减排一方面依赖于能源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也需要火力发电部门能源强度的降低。本文基于中国火力发电企业层面数据,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框架中纳入企业研发投入、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规制3种技术进步来源,采用似不相关回归法估计成本函数系数,进而估算要素替代弹性,分析不同来源技术进步对要素投入及能源强度的影响,讨论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性。研究结论发现:①企业研发投入、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带来显著的中性技术进步和要素节约,均对能源强度下降有显著贡献;相较于东部企业和大型企业,中西部企业、小型企业的技术进步效应较弱。②环境规制主要通过设备更新等直接效应实现能源偏向性技术进步,而通过企业研发投入的间接机制实现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有必要通过促进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建设区域间企业交流合作平台、完善环境规制政策组合等措施,激励不同来源技术进步对中国火力发电行业能源要素节约、能源强度下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2.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我国石油企业加速出海布局,在油气能源领域与沿线国家开展广泛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章回顾了我国石油企业在“一带一路”跨国油气勘探、开发合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总结了合作现状,分析了合作中呈现的潜力和面临的机遇。针对中美博弈全面加剧、乌克兰危机影响外溢、国际投资合作环境日趋复杂、能源转型日益紧迫等诸多挑战,文章提出了4点战略方向和建议:(1)打造互利共赢的油气合作利益共同体,稳健提升能源合作抗干扰能力;(2)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结算体系建设,系统提升抗金融风险能力;(3)突出油气合作主线,牵动新能源接续发展;(4)以科技创新和精益管理为抓手,持续提升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希望这些建议能为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合作中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正确抉择发展方向、深入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3.
碳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工业时代的基石。人类大量使用含碳资源产生的二氧化碳(CO_2)不应给人类社会带来威胁,更不应是碳资源利用的终结者,而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善加利用的资源。文章在国内CO_2利用技术研发取得了可喜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未来可能适合于中国的以CO_2规模化利用技术为核心的碳减排方案,包括化石能源耦合CO_2的转化利用技术、零碳能源耦合CO_2的转化利用技术以及温和条件下CO_2直接转化利用技术等。基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短中期化石能源的主导地位以及可再生能源日新月异的发展,化石能源的易获取性和低成本使得其耦合CO_2的转化利用技术方案近年来飞速发展,并可能将在近期带来巨大碳减排潜力和经济效益;零碳能源发电技术的突飞猛进有利于核能/可再生能源发电耦合CO_2生产燃料化学品技术的发展,成为中期最具竞争力的CO_2大规模利用技术;远期来说太阳能驱动的CO_2温和转化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碳循环,是远期最有前景的CO_2还原技术。  相似文献   
144.
李宇  王佳  毛培培 《科研管理》2018,39(8):1-10
有利于产业创新升级的企业成长模式一直是研究热点问题。本文将我国产业创新升级普遍存在的低产业化、大而不强和传统产业升级抽象为企业规模阈值问题,并通过对三种规模阈值的突破引入和界定了企业规模质量的概念范畴。以此为基础并结合文献分析法,本文提出构成企业规模质量的R&D投入、非R&D投入和知识能量3个维度及11个能力要素,通过预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进一步实证检验了量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得出了有助于推动产业创新升级的企业规模质量量表工具。在量表工具下本文提出了针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5.
美丽中国是一个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复杂巨系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可以破解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双重危机,而且能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与美丽中国建设具有天然的耦合性。通过文献研究与专家咨询,选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的熵值法,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动态耦合问题进行定量研究。研究发现:(1)新能源汽车产业系统和美丽中国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均呈现稳定上升态势,整体而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新能源汽车产业-美丽中国系统耦合度始终处于由拮抗向磨合过渡的阶段,但两大系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逐渐加强,耦合协调效益正在逐步提升;(3)预测结果表明未来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系统与美丽中国系统协同发展功效持续增强,耦合协调度将从中级协调跨入良好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146.
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明新  叶倩  王迪 《资源科学》2019,41(10):1791-1800
为考察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特征,本文在分析中国2009—2016年秸秆优质化能源产量年际变化、区域分布及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增强回归树方法定量分析了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产量从2009年的119.63万t标准煤上升到2016年的508.51万t标准煤,以生物气化和固化成型为主,其中生物气化比重逐渐下降,固化成型比重迅速上升。全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均值从2009年的7.54 kg标准煤/hm 2上升到2016年的30.51 kg标准煤/hm 2。供给、需求和环境因素对其省际差异的贡献率分别为37.10%、35.60%和22.30%。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总体上随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人均用电量和农村能源财政投入的上升而上升,随着人均耕地面积和机耕面积比例的上升而下降,随着饲草需求强度的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前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行政力量的推动。西北、东北和华中等地区应加强对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的财政和科技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47.
迁徙鸟类与地球上不同生态系统、当地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文化的时空关联,诠释了"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用鸟类数量来确定国际重要湿地,将地球上受威胁最严重的湿地生态系统和水鸟这两者的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亚洲的湿地丧失和退化导致水鸟数量锐减,相关监测和保护已迫在眉睫。中国科学院联合10个国家的鸟类和生态环境相关研究机构,建立了亚洲最大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迁徙鸟类运动生态数据库,获得了亚洲大型鸟类迁徙策略和通道的基础数据。研究发现,亚洲20多个国家的大型迁徙水鸟均利用我国的湿地,其集中利用区域不超过国土面积的1.5%,主要分布在6条大河流域的湿地。进而,探讨了湿地面积、涨落区和水文过程与鸟类数量和行为的关联性。"大开发",尤其是对湿地和水资源的开发,导致了水鸟栖息地丧失和退化、水鸟数量锐减。从全球视角分析,保护迁徙鸟类及其栖息地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近年来,我国已对典型湿地开启了成功保护,这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信心。最后,文章还提出了关于我国牵头组织全球迁徙鸟类及其栖息地监测和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8.
东北地区风能资源开发与风电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蔷 《资源科学》2008,30(6):896-904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也是风能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与风能产业发展在全国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在对东北地区风能资源储量、开发利用价值、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风能资源开发与风电产业发展目标与对策。研究表明,东北地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大,风电产业发展迅速,但风能资源与风电产业匹配程度低,风电场建设规模普遍偏小,规划目标偏低,大型风力发电机国产化程度低。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科学的风电产业发展目标,预测到2020年东北地区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 120×104kW,将建成辽中南及辽东半岛风电产业基地、吉西白城—松原风电产业基地和黑龙江东部风电产业基地。实现上述目标,建议提升风能资源开发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加大投入,摸清风能资源家底,制定科学规划,扩大风电装机容量,以多元化投资推动东北地区风电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9.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作为全球性生物 巨大多样性"国家,中国具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植被类型、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中国的植物尤其丰富,30,0 0 0种高等植物产于中国,其中乔、灌木 7,5 0 0种;中国的动物区系同样丰富。据统计已发现有 6,347种脊椎动物(包括 1,2 4 4种鸟类和 3,862种鱼类),特有植物物种多达 1 7,30 0种;特有脊椎动物 667种;中国西部 1 2个省、市、自治区,包括甘肃、贵州、陕西、四川、青海、云南 6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等 5个自治区以及重庆市。土地面积 6 98万km2 ,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0 %;有全国 75 %的植物物种数和动物物种数。中国西部省区人口总数为 4 0 5亿,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相当比重。多民族文化状态造就了中国西部省区成为独特的生物 文化多样性地区;另一方面,中国西部省区面临农村贫困、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退化和少数民族依然处于边缘状态的现实。本文讨论了中国西部省区的生物与文化多样性及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潜力。急需保护该地区的自然和文化,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0.
我国近年来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耗量增加迅速,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排放二氧化碳气体的国家,影响了大气的温室效应.我国正在积极采取发展可再生能源.本文主要阐述目前我固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进展状况和对新能源的开发研究情况.本文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发展作了中期预测,还阐述了石油、天然气、可燃冰(天然气的固体状态)可能大部分是星球本身固有的,不完全是由有机物产生的,这一重大理论突破引起了世界范围的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