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2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3篇
教育   4845篇
科学研究   240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363篇
综合类   43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480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550篇
  2006年   543篇
  2005年   458篇
  2004年   429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20世纪90年代几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人们对精神家园的追求。作家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以此来抵抗现代文明中的消极成分,意图建立一种集传统和现代精神的新的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82.
个性·矛盾·悲鸣--论苏曼殊的感伤之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曼殊作为一个神秘、浪漫的文学天才,在近代中国东/西杂陈的剧烈动荡中,走过了他短暂而凄凉的一生.他孤独、矛盾的心灵在世纪末的风雨中痛苦挣扎、绝望哀鸣,这种浓郁的感伤情愫已融入他生命的深层,并成为他浪漫生命之旅中的一朵哀艳之花.他的感伤之旅主要包括个性主义反抗的矛盾性;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情感共鸣及个体反抗的精神畸变;浪漫感伤情怀在小说中的深入呈现等.  相似文献   
83.
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具体体现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自强不息的精神;居安思危、处兴思亡的辩证理性精神;艰苦奋斗、克勤克俭的进取精神;同舟共济、精诚团结的民主协商精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创新精神等五方面,而每一方面都体现了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统一。  相似文献   
84.
在大学生中不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作为人才成长的园地和人类文化传承与创造的重要阵地,应积极探索运用民族音乐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充分发挥民族音乐在启迪学生智慧、塑造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激励学生进取中的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85.
周卫忠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1):49-51,122
史诗以阿喀琉斯个人为中心线索和情节发展的依据,表明它强调个人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对重大事件的决定性影响.作品所刻画、讴歌的英雄人物都是个人主义的典型.作为一部战争题材的作品,史诗将作战的动力归之于英雄们的个人功名心和物质利益.这些都显示史诗是一部宣扬个人主义思想、赞美个人英雄的作品,个人主义是作品一以贯之的主体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86.
新世纪的大学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起关键性作用的传承者、发展和创新者.高校在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时,必须注重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确立爱国主义思想;培养民族正气和气节;做人处事诚信为本;处理人际关系遵循忠恕和仁爱原则;践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合格的新世纪大学生.  相似文献   
87.
李白一生自视甚高,希望在政治活动中能像大鹏一样,扶摇直上,搏击云天。因而,他不仅在许多诗文中一再描绘大鹏形象,而且常以大鹏自比。他笔下的大鹏既是诗人自由精神的人格化身,又是盛唐时代精神的生动再现,还是诗人生命轨迹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88.
科学精神是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基本内涵是实事求是,本质是创新。科学精神的基本特征是自由探索、怀疑批判、大胆创新和严谨求实。科学精神的培植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人民中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学习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89.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素看教育作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构建和谐社会的要素包括主体、文化、物利、关系、制度和环境六个层面, 它们各具作用,又相互关联。教育之于它们的良性互动有着特殊的功用。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为表现在:促进人、社会关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教育自身的和谐发展,开展理性教育和敬人教育,推进社会均衡协调发展,致力于建设民主社会和民主政治等方面。  相似文献   
90.
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讨论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和方法,总结了实践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