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1篇
教育   2749篇
科学研究   271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141篇
综合类   18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伦理道德文化,这种伦理道德文化教育的基石和依托是家庭,家庭教育是人的德性和道德教育的历史始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导致中国传统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家庭结构嬗变、家庭道德教育功能弱化、家庭道德教育内容出现偏差,从而使人的德性生长和道德教育的基石发生了动摇,失去了人的德性的生发始点,这是造成我国道德教育低效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992.
婚姻家庭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确认和保护的本位主体有两个:一是社会,二是个人。保护社会利益需要国家介入,保护个体利益则要重视家庭自治,这就要求婚姻家庭法要充分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我国现行结婚制度注意到了家庭自治与国家介入关系的协调,但在一些方面也存在国家介入不当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93.
魏燕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8(3):95-98,102
早期的问题行为对个体的成长有许多消极的作用.家庭作为幼儿最早的生活和教育场所,与幼儿行为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我国近十年来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家庭成因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全面性、系统性相对不足,主要侧重于某一不良家庭因素对幼儿行为形成的消极影响,或造成幼儿某一问题行为的家庭成因探究.采用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从家庭环境入手,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今社会的新变化,从6个方面对幼儿问题行为的成因展开了全面的论述,发现父母的心理特征、父母的职业特征、父母的教养方式与态度、家庭结构类型、家庭居住条件及家庭气氛是幼儿问题行为的主要家庭原因.  相似文献   
994.
哈尼族家庭内成年人对晚辈都有教育的义务,孩子通过社会道德教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社会性别意识;基于性别的劳动分工教育使他们获得了生存的必要知识技术,同时也接受了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分工。而宗教教育则通过一系列宗教祭祀、人生礼仪等巩固和强化着已形成的社会性别观念。  相似文献   
995.
家族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家族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接踵而来,其中又以人力资本问题尤为突出。人力资本短缺且浪费严重,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增值程度低,人员流动性高、核心人员流失严重,人员素质偏低等造成高层指挥混乱。  相似文献   
996.
以自编家庭一般情况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 (FES -CV)为测查工具 ,对当地民办院校大一、大二学生家庭环境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除矛盾性外 ,其他家庭环境各因子平均得分极显著低于全国常模 ;男女学生、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对家庭环境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 ;家庭一般情况部分对知识性、娱乐性、控制性有显著影响 ;家庭环境各因子与家庭一般情况部分显著相关 ;父亲文化、母亲文化、独生子女、性别进入了家庭环境部分因子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997.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research on movements involved in the lives of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heir accompanying family members. Located in the framing of new empiricisms and new materialisms, a posthumanist approach is offered as a way to move beyond the limitations of a focus on the educational mobilities of individualised self-contained student subjects. The research this paper draws on engages a diffractive visual methodology involving interview encounters with women who each moved from Iran to Australia together with their partner and children. A materialist feminist approach enables the consideration of how a variety of entangled movements and animated affects shape the live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families. The utility of this approach becomes the inspiration for thinking through the concept of ‘intra-active becoming in movement’. This brings a refreshed set of practices for designing higher education experience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at resists the divisiveness of binary oppositions in Western thought.  相似文献   
998.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家庭状况表对263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女生总体差异不显著,父母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女生有一定的心理差异,父母为城镇下岗职工与父母为干部的女生差异显著,父母职业为工人和个体工商者的女生差异不显著,单、双亲家庭女大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3因子上差异极其显著,城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差异显著,且低于全国青年常模。家庭背景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较大影响。建议学校、家庭、社会应关注这一群体,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相似文献   
999.
中国古代法律是伦理化的法律,研究家族犯罪对揭示中国古代法的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年代为序,从通论性与断代性著述两个层面上对秦汉时期家族犯罪的研究情况作了梳理,在充分肯定前人成就的同时,对这一领域研究的不平衡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While 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learning associated with video gaming in out-of-school settings, only recently have researchers begun to explore gaming and learning in the contexts of home and family lif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ree different frameworks within which we can situate video games and learning at home: (a) video gaming as digital media, (b) video gaming as play, and (c) video gaming as family routine. Each framework brings different issues related to learning into focus, and contribut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role gaming plays in the lives of children, adults, and families as a who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