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5篇
教育   799篇
科学研究   14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85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address algorithmic imaginary, perception and tactics of Italian dating apps users. Little attention has hitherto been devoted to the ways in which the algorithms employed by mobile dating platforms (to rate users, to manage user visibility, to arrange results) might contrast, or enhance, people’s homophily. Our goal is to explore whether and how mobile dating algorithms modify the perception of what we define as “relational filter bubbles”; and whether, and how, users believe dating algorithms reshape (extend or limit)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ir intimate interactions. The paper builds on literature addressing online dating, the datafication of society, the rise of the so-called quantified self, and of the algorithmic culture. We organized 4 focus groups involving Italian dating apps users, who reported a variety of sexual orientations and of dating apps usage. Overall, while dating apps’ algorithms operate in an opaque way, participants developed an “algorithmic imaginary”. Moreover, they appreciate the role of mobile dating apps in reinforcing their relational homophily (their tendency to like people that are “similar” to them), whilst, at the same time, mainly using these apps for increasing the diversity of their intimate interactions in terms of extending their preexisting networks.  相似文献   
22.
提出了一种新的图象噪声消除算法,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去除图象中的脉冲噪声,并保留图象的细节.该算法主要通过利用象素点的值在滤波窗口出现的概率密度信息,进行噪声的判定及滤波过程的介绍,对本算法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去除噪声与保留细节的效果好,且运算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23.
用开关电容滤波器和锁相环构成的二阶自适应带通滤波器,运用锁相环原理为开关电容滤波器提供时钟信号,使其带通滤波中心频率将跟随输入信号频率变化,克服了传统滤波器带通中心频率不易改变的缺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滤波器较好地实现了自适应带通滤波的功能,可用于教学和科研中周期信号的分解。  相似文献   
24.
降低循环水场循环水浊度新方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循环水浊度偏高问题,分析造成悬浮物、浊度升高的原因,通过增加隔油池排泥反洗实验,探究降低循环水浊度的新方法,评价排泥反洗中试装置中,浅层压力式过滤罐与滤池降低浊度的效果对比,在加药和不加药两种情况下,浊度和去除率的情况。  相似文献   
25.
微机接口实验在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对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但传统的配置有各种跳线的主机板实验环境使得学生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利用JavaApplet设计了基于Web方式的微机接口实验软件虚拟平台,实验平台有限地抽象了CPU、总线和相关接口芯片部件及其运算过程,使学生能通过开放的网络环境中访问服务器而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26.
为检测气动执行器常用控制信号0-200kPa气压,设计了基于MSP430单片机和压阻式压力传感器MPX2200的气压检测系统.阐述了检测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给出了MPX2200恒流源电路和放大倍数可调的两级放大电路,介绍了软件设计中的标度变换、分段插值和中值滤波方法.该系统在电路设计上选用仪用放大器、单片机自带AD转换器,所用元器件少、功耗低、精度高,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化、低功耗化的气动执行机构及其元器件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27.
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带动各项产业信息化、计算机化及数字化,虽然此等便利丰富了人类生活,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为人知的隐忧。本文即以一例XOR(Exclusive or),分别就技术面,教科书面,法律面,密码系统面等四个方向来探讨。  相似文献   
28.
针对无人机的特殊性以及对电机动态性能的要求,设计了一种以ARM芯片LPC2148为核心的旋翼转速控制器。首先分析了直升机的飞行特点以及原旋翼转速控制器的不足,设计基于EKF和矢量控制的新旋翼转速控制器,并对扩展卡尔曼滤波法和矢量控制的模块进行说明,且给出了MATLAB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系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9.
电机运行时会产生各种电磁和共模干扰,影响电机参数的准确获取。传统的电机参数检测方法不能充分滤除现场出现的各种干扰信号,从而增大测量误差,影响测量参数的准确性。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实用的干扰抑制技术,大大提高了测量参数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最后通过GSM/GPRS无线网络数字传输技术,将下位机采集到的电机参数发送给上位机中心专家诊断端系统,进行在线实时故障诊断和排除。  相似文献   
30.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指不同个体DNA序列上的单个碱基的差异,是人类基因组中最丰富的遗传变异。单体型是指位于一条染色体上或某一区域的一组相关联的SNP等位基因。研究表明在复杂性疾病研究方面,由多个变异位点组合构成的单体型所携带的信息比单个的SNP数据的信息更有价值,由此衍生了单体型装配问题。文章论述了SNP,单体型,基因型的定义,综述了求解单一个体单体型装配问题的主要模型及算法,同时阐述了求解群体单体型装配问题的5种方法及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